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防城港市的新机遇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防城港市的新机遇
近日,在防城港市建市30周年招商推介会上,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防城港片区成功签约项目25个,投资额达288.68亿元。这些项目涉及新能源开发及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料、医药等多个领域,展现出防城港市在吸引优质企业和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巨大潜力。
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河相连的边境城市,防城港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不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围绕建设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在持续推进投资合作更加便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签约项目亮点纷呈
此次签约的25个项目中,新能源开发及装备制造领域成为投资重点。其中,广西钢铁基地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将建设年产500万吨钢铁生产线;国电投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资50亿元,将建设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基地。这些项目将为防城港市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金属新材料领域也是投资热点。广西金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高性能铜合金材料项目;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高性能钢铁材料生产基地。这些项目将进一步完善防城港市金属新材料产业链。
医药领域同样吸引大量投资。广西鹭港生物制药项目投资15亿元,将建设胃癌胰腺癌靶向药生产基地;广西华世通生物医药项目投资10亿元,将建设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基地。这些项目将助力防城港市打造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
区域合作前景广阔
此次签约的项目不仅规模大、质量高,而且与东盟国家的合作紧密。广西钢铁基地项目将与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开展产能合作;国电投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将与越南、泰国等国家开展风电设备出口合作;广西鹭港生物制药项目将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开展新药研发合作。
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防城港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将推动防城港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将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防城港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今年7月8日,《防城港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正式施行,这是广西首批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地方性法规,为防城港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极大促进投资合作便利化。
目前,防城港市开办企业两个环节共7个事项保持“1个工作日内”和“零成本”办结水平,拓展“经营主体服务码”综合应用,实现“一企一照一码”,全面推进落实高效办成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一件事”改革。同时,创新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模式,首次注册技术审评工作时限普遍从60个工作日缩减至36个工作日。
未来展望
随着这批项目的落地实施,防城港市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临港工业体系,打造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高地。同时,也将为广西乃至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