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打卡:洛阳花灯 vs 北京地坛庙会,谁更值得你去?
春节打卡:洛阳花灯 vs 北京地坛庙会,谁更值得你去?
春节将至,你是否在为去哪里体验年味而烦恼?是去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看流光溢彩的花灯,还是到北京市地坛公园逛热闹非凡的文化庙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活动的特色和亮点。
洛阳花灯:千年传承,璀璨如昨
洛阳花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据传是汉明帝为弘扬佛教而下令制作的。到了隋唐时期,洛阳花灯达到了鼎盛,隋炀帝时期甚至有长达一个月的灯节。2008年,洛阳宫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
2025年的洛阳花灯以“穿越盛唐洛阳年”为主题,从腊月二十三持续到元宵节。主要展区设在王城公园,作为神都上元灯会的一部分,这里的灯会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打造出一场视觉盛宴。
灯会以“华灯璀璨王城年”为主题,通过宫灯文化展现中华文化、河洛文化的丰富内涵。灯会上,“蛇”元素灯组抢眼,头戴牡丹、身穿汉服的蛇形象花灯颇具地域特色,“戏曲白蛇传”灯组演绎断桥相会的传说,彰显东方美学的“王城宫灯”让人应接不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灯会首次采用冷色调光源和动态光源,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在王城公园,抬头看“鱼灯棚”,“鱼身”灯带闪烁,活灵活现;凤湖之上,“镜花水月”灯组倒映水中,美感加倍。走进王城动物园,步入“缤纷花境”,徜徉“丛林隧道”,自然气息扑面而来;“极光秘境”以光影艺术打造一条神奇的“时空隧道”,带游客来一场穿越之旅。
除了赏灯,白天还有丰富的互动节目。王城公园将呈现飞天龙凤、璀璨王城、火壶表演、海城高跷等活动,王城动物园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卡通人偶巡游、儿童剧场等活动,还有小朋友们特别喜欢的卡皮巴拉见面会,引来“哇”声一片。
地坛庙会:皇家祭祀,民俗荟萃
地坛庙会始于1985年,虽然历史不如洛阳花灯悠久,但其作为仿古皇家祭祀活动,同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025年是地坛庙会的第三十七届,以“大过中国年 喜迎四海春”为主题,从正月初一持续到初七。
庙会的重头戏是仿清祭地表演,每天上午9:00-9:30在方泽坛舞台举行。身着祭祀盛装的文武官员、仪仗侍卫隆重入场,生动地再现了清代皇帝祭地的场景,祈求地神保佑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除了传统的祭祀表演,庙会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全国优秀民间花会舞台每天上午9:00-11:00和下午13:30-15:30都有精彩演出,河北沧州刘吉舞狮、山西太重锣鼓、延吉朝鲜族象帽舞、辽宁盖州高跷、广东英歌舞、浙江嘉兴平湖伞舞等轮番登场。
主宾省河北省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节目,舞龙舞狮、二人台、梅花拳、京东大鼓等表演精彩纷呈。此外,庙会还设有“我要上庙会”群众贺岁才艺表演舞台,为民间优秀演出力量提供展示才艺的广阔空间。
美食方面,地坛庙会的“年味大餐”集结多家北京老字号及各地特色美食,从东来顺、锦芳、六必居等北京老字号,到河北、四川、江西、青海等各地特色美食,应有尽有。庙会上还网罗一系列“年礼好物”,从故宫文创、生肖文创、中轴文创,到绢人娃娃、泥塑、兔儿爷……琳琅满目。
互动体验方面,庙会设有“百福墙”“地坛铃”祈福活动、年俗知识擂台和如意妙趣坊的集章互动等。中国邮政还特别设置“来自地坛的一封信”互动区,让美好的祝福跨越时空。
文化内涵:传统与创新的对话
洛阳花灯和地坛庙会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洛阳花灯以灯彩艺术为核心,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工艺美学和文化意蕴。而地坛庙会则将祭祀文化、民间艺术、地方戏曲等多元文化元素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两个活动都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洛阳花灯通过引入现代科技,让传统灯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地坛庙会则在保留传统祭祀仪式的同时,加入了现代娱乐元素,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当代人的生活。
实用信息:如何玩转两大盛会
洛阳花灯:
- 时间:腊月二十三至元宵节(2025年1月22日至2月16日)
- 地点:王城公园
- 亮点:动态光源、科技互动、白天活动丰富
- 建议:晚上赏灯效果最佳,建议携带相机
地坛庙会:
- 时间:正月初一至初七(2025年1月29日至2月4日)
- 地点:地坛公园
- 亮点:仿清祭地表演、民间花会、地方戏曲
- 建议:上午9:00-11:00和下午13:30-15:30是表演集中时段
无论你是想感受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还是想体验热闹非凡的民俗文化,洛阳花灯和地坛庙会都能满足你的需求。这个春节,不妨选择一个,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文化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