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谈房市新阶段:空置房物业费减免引热议
黄奇帆谈房市新阶段:空置房物业费减免引热议
近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一场峰会上表示,2025年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年份。他预测,在未来15-20年,房地产将随经济同步增长,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在市场逐步回暖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眼前:大量空置房的物业费该如何处理?
空置房规模惊人,物业费减免呼声高涨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地区住房空置率已高达22.4%。以城镇4.3亿户家庭、户均1.5套住房计算,这意味着约有1.4448亿套住房处于空置状态。如果按照每套住房90平方米、每平方米2元物业费的标准估算,这些空置房一年的物业费总额将超过3100亿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空置房群体,物业费减免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对于空置房是否应该减免物业费,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物业公司提供的是小区整体服务,而非针对单个业主,因此无论房屋是否有人居住,都应全额缴纳物业费。这一观点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支持。例如,某一线城市曾发生一起案例,开发商因房屋滞销长期空置而拒缴物业费,最终被法院判决需支付3.38万元物业服务费。
另一种观点则指出,部分物业公司存在服务不到位、质价不符等问题,因此空置房不应全额缴纳物业费。湖南一位业主因长期未入住而拒缴物业费,最终被物业公司起诉。法院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判定业主不仅要补缴物业费,还需承担违约金。
地方政策差异显著,减免标准不一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对空置房物业费的处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省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允许空置房按一定比例缴纳物业费。例如,湖南省规定,空置房物业费最高可按90%的比例缴纳。而在其他一些地区,空置房仍需全额缴纳物业费。
政策争议:福利还是隐患?
对于空置房物业费减免政策,社会各界看法不一。支持者认为,这一政策体现了对业主权益的合理照顾,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能够减轻业主负担。然而,也有观点担忧,这一政策可能被炒房者利用,进一步推高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
未来趋势:规范管理是关键
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统一的空置房物业费减免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物业公司已开始探索灵活的收费方式。例如,一些地方规定,房屋空置达到六个月以上,经业主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后,可享受50%的物业费减免。
需要强调的是,拖欠物业费可能对个人信用产生影响。虽然一般情况下物业费拖欠不会直接影响征信,但如果因此被诉至法院并拒不执行判决,很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综上所述,空置房物业费减免问题涉及多方利益,需要在保障业主权益和维护物业管理正常运转之间找到平衡点。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如何更科学、公平地处理这一问题,将成为考验各方智慧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