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梗高发?记住这“ABCDE”五部曲!
冬季心梗高发?记住这“ABCDE”五部曲!
1月14日,天津市各大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例显著增加,老年患者和中年人占比较高。专家表示,冬季气温低、风速高、天气干燥以及平均温差大,人体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会增强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加大就容易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寒冷还会使血小板聚集,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液浓缩形成血栓,更易导致心绞痛甚至急性心梗的发生。
冬季心梗高发的原因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特别是1月至2月初,寒潮来袭前后,冠心病、心梗等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这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气温影响:研究显示,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13%。寒冷天气下,人体为了保持体温,会通过收缩血管来减少热量散失,这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
生活方式改变:冬季人们户外活动减少,室内活动增多,容易导致久坐不动。同时,节日聚会、饮食不规律等也会增加心血管负担。
呼吸道感染: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感染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梗风险。
ABCDE五部曲:科学预防心梗
针对冬季心梗高发的特点,专家推荐采用“ABCDE”五部曲进行预防:
- A: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CEI或ARB
-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 B:控制血压和服用β-受体阻滞剂
-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严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 β-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脏负担。
- C:降低胆固醇和戒烟
- 降低胆固醇:高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因,需要通过饮食和药物控制。
- 戒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硬化,必须坚决戒除。
- D:控制饮食和治疗糖尿病
- 控制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脂。
- 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心梗风险较高,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 E:体育锻炼和教育
- 体育锻炼:适度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 健康教育: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认识,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
其他重要预防措施
除了ABCDE五部曲,还有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
识别预警信号:心梗发作前可能出现胸部不适、上半身疼痛、呼吸急促、消化道不适、极度疲劳、冷汗头晕等症状,一旦发现应立即就医。
保持心情稳定:情绪波动会增加心脏负担,应保持平和心态。
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颈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脂。
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冬季心梗高发,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应对,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记住“ABCDE”五部曲,关注身体预警信号,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让我们一起守护心脏健康,安全度过寒冷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