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预制菜产业:政策引领创新,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广东预制菜产业:政策引领创新,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2023年,广东预制菜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省预制菜产值突破545亿元,同比增长31.3%,占全国总量的13%。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广东预制菜产业的强劲势头,更凸显了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政策引领,打造产业高地
广东之所以能在预制菜赛道领跑,离不开政府的前瞻布局和政策支持。2022年3月,广东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成为全国首个出台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的地区。这一政策从人才培养、质量监管、产业布局等多个维度,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各地市积极响应,纷纷出台配套政策。例如,广州市南沙区推出预制菜产业园项目用地补贴最高500元/亩、科研和信息化建设补贴最高300万元等措施;湛江市则对新增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对预制菜上市企业最高奖励900万元。
企业崛起,引领行业发展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广东预制菜企业迅速崛起,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根据“2024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显示,广东有17家企业跻身百强,数量居全国首位。其中,安井食品获评最具实力企业,广州酒家、国联水产等知名企业进入十强。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单品冠军榜中,广东企业旗下产品共有12款入选,占TOP3大单品总数的一半。这些产品涵盖了大盆菜、风味小龙虾、酸菜鱼等多个品类,充分展示了广东预制菜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实力
广东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目前,广东已成立多个预制菜产业研究院和研发中心,致力于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例如,华南农业大学设立了全国首个“岭南特色预制菜产业发展创新”研究生专班,为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同时,广东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智能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国联水产等龙头企业已建成智能化生产车间,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打造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广东预制菜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亮眼,在国际市场上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2022年,广东预制菜出口量达83.4万吨,出口额310.4亿元。"广东年菜"等特色产品已成功打入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成为推广粤菜文化的重要载体。
消费者评价:便捷与品质的平衡
预制菜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消费者对其品质和安全的关注。小红书上,不少用户分享了自己使用广东预制菜的心得。有用户表示,预制菜让年夜饭的准备变得简单轻松,菜品制作简单,小白也能轻松搞定。也有用户反映,预制菜的口感与新鲜烹饪相比略显逊色,部分产品可能存在添加剂过多的问题。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广东预制菜产业已取得显著成绩,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解决一些关键问题。例如,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消费者对预制菜认知的深化等。
广东预制菜产业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广东预制菜产业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