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走过的丝路:喀什古城的新篇章
张骞走过的丝路:喀什古城的新篇章
公元前138年,西汉使者张骞第一次踏上西域的土地,开启了中原与西域交流的新篇章。在他的足迹中,有一座城市注定要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重要节点,这座城市就是喀什。
喀什,古称疏勒,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自汉武帝时期起,这里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关隘。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留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句,而岑参则在《玉门关盖将军歌》中描绘了“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的壮阔景象。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古代喀什的地理特征,也反映了它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时光荏苒,千年古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面向东亚、南亚、西亚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决策为喀什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截至202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17亿元,年均增长29.98%,进出口贸易额达36.04亿美元,年均增长270%。
2023年11月,喀什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正式揭牌,规划面积28.48平方公里,涵盖喀什综合保税区及周边区域。作为南疆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喀什自贸区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正成为联通中亚、南亚市场的关键节点。
喀什自贸区的设立,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便利。自揭牌以来,喀什自贸区快速推进一系列制度创新,喀什综合保税区与多个国际陆路口岸开通“属地直通”模式,通关时间由原来的3至5天大幅缩短到6至8小时。截至目前,喀什自贸区已吸引3052家企业入驻,对新疆外贸的贡献超过四成。
与此同时,喀什自贸区还推行“邮政邮快跨三合一”改革,通过整合邮件、快件和跨境电商的综合流程,进一步提升跨境物流效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喀什自贸区赢得了更多企业的信任,推动经济高效运转。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喀什正以崭新的姿态续写丝路新篇章。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继续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