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赏花新选择:核桃花与林芝桃花节
春日赏花新选择:核桃花与林芝桃花节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正是赏花的好时节。说到春季赏花,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樱花、桃花或者杏花。但是,有一种花,虽然不如前几种那么有名,却也别有一番风味,那就是核桃花。
核桃花一般为白色,花语是“理性、谋略”。胡桃树树干较矮,树冠广阔,小枝灰绿色无毛。小叶呈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顶端钝圆或急尖、短渐尖。雄性柔荑花序下垂,雌性穗状花序通常具1-3(-4)雌花。
说到赏花,不得不提西藏林芝的桃花节。虽然林芝桃花节主要以观赏桃花为主,但核桃花也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林芝桃花节是西藏著名的赏花活动,每年三月中下旬举办,花期从3月15日持续到4月20日左右。
林芝地区的桃花主要分布在尼洋河一带以及从林芝机场到八一镇的沿途。无论是在田野边缘,还是在小巷深处,到处都能看到盛开的桃花。接下来,我们将为您推荐几处林芝最佳的赏花地点,带您领略这片美丽的桃花海。
- 嘎拉桃花村:林芝桃花第一村
最佳赏花时间:3月15日 — 4月10日
经典赏花线路:八一镇 — 嘎拉村 — 卡斯木村 — 达则村 — 尼池村 — 嘎拉镇 — 八一镇
嘎拉桃花村被称为林芝“桃花第一村”,是每年春天去林芝赏桃花的最佳去处。这是因为嘎拉桃花村是林芝桃花最早开放的地方,这里也是历届林芝桃花节的主会场开幕式的举办地。此外,嘎拉村距离林芝首府八一镇非常近,交通便捷。这里的桃花主要分布在尼洋河沿线和306省道两旁,尤其是尼洋河两岸的山坡上,桃林与麦田交相辉映,构成了无需任何修图工具就能拍出最美照片的绝佳景色。
- 波密桃花沟:中国最大桃花谷
最佳赏花时间:3月10日 — 4月5日
经典赏花线路:波密县城 — 如纳村 — 倾多镇 — 许木乡 — 波密县城 — 松宗镇
位于波密县的波密桃花沟是“中国最大桃花谷”,这里拥有大片的古桃林,桃花主要沿着波堆藏布和帕隆藏布两条河流盛开。在波密这个被称为“冰川之乡”的地方欣赏桃花,别有一番韵味。
- 米林县索松村
最佳赏花时间:3月20日 — 4月5日
经典赏花线路:八一镇 — 林芝米林机场 —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 索松村
索松村位于米林县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内,是拍摄雄伟南迦巴瓦峰和绚烂桃花的最佳地点。在这里,高耸的雪山与粉色的桃花相映成趣,湛蓝的天空下,桃花如云如霞,仿佛置身于仙境。
- 工布江达县
最佳赏花时间:4月5日
经典赏花线路:八一镇 — 工布江达县城 — 巴河镇 — 新措 — 巴松措 — 结巴村 — 八一镇
工布江达县的桃花主要分布在巴河镇、新措、巴松措和结巴村等地。这里的桃花与雪山、湖泊、草原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 察隅县
最佳赏花时间:3月20日 — 4月10日
经典赏花线路:察隅县城 — 上察隅镇 — 下察隅镇 — 古玉乡 — 竹瓦根镇 — 察隅县城
察隅县的桃花主要分布在上察隅镇、下察隅镇、古玉乡和竹瓦根镇等地。这里的桃花与原始森林、雪山、河流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节日期间,除了欣赏漫山遍野的桃花美景,游客还可以参与各种精彩的庆祝活动和趣味比赛,体验独特的节日氛围。在桃花节期间,您可以观看到精彩的藏族传统的马术表演。身穿民族服饰的骑手策马飞奔,展示出令人惊叹的高超技艺。除了马术表演,节日期间还会有藏族的歌舞表演和民俗活动。您可以观看身着华丽服饰的演员跳锅庄舞,或亲身参与藏族民俗活动,感受节日的热烈氛围。祈福仪式和摔跤比赛也同样吸引人,让人更加贴近藏族的文化和传统。
如果您热爱摄影,林芝的自然风光成为摄影师的天堂。节日期间,主办方通常会组织摄影大赛,鼓励游客拍摄下这美丽的景色。而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游客,还可以参加桃花节的徒步活动,近距离欣赏盛开的桃花和大自然的美丽。
此外,桃花节还是一个尽享美食的好机会。您可以在活动中品尝到地道的藏族美味,如酥油茶、糌粑和藏式甜点。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漫步于盛开的桃花树下,感受田园风光的宁静与自然的浪漫。
林芝桃花节期间来林芝旅游,还可以看到当地的马术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核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早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带回了核桃种子。最初,核桃因其产于羌胡,所以名为胡桃。据汉末无名氏所作的《名医别录》载:“此果(核桃)出自羌胡,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始得种还,移植秦中,渐及东土……”西晋的张华也在《博物志》中说:“汉时张骞使西域,始得种还,植于秦中,渐及东土,故名之胡桃。”
到了公元319年,羯族人石勒率军占据中原,自称赵王,建立后赵政权。石勒称帝后,对“胡”字极为敏感,忌讳非常。他不仅不准旁人称自己为胡人,而且对有“胡”字的食物也非常在意。从西域传入的“胡瓜”、“胡桃”,被更名为“黄瓜”和“核桃”,并延续至今。
事实上,由张骞带入中原的核桃品种,只是核桃类属中最常见的一类。这种核桃原产于伊朗,后来往东西方向同时传播,往东一支先进入西域,后来传入中原,并得到广泛种植。
如果不限于狭义核桃,中国也是核桃原产地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原始社会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已炭化的核桃坚果残壳。而在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考古学家也发现了核桃孢粉,确立了中国核桃原产地的身份。
西域核桃传入中原时,起初是作为观赏珍果。汉武帝的上林苑中,就种植胡桃多棵,是皇家赏玩的奢侈品。到了东汉末年,孔融的《与诸卿书》还说“先日多惠胡桃,深知笃意”。孔融贵为少府,朋友送胡桃给他作为礼物,他一直铭记在心,说明胡桃当时还是较为罕见的。据唐人《领表录异》载,毕占国种植有一种偏核桃,很多胡人收集它的果核,当作珍宝赠送给汉朝官员。《后汉书·南匈奴传》也载,汉顺帝在位时,设有胡桃宫,以招待四方夷族和外国使臣。以“胡桃”为宫殿之名,足见胡桃的珍贵。
《太平御览》还记载有一则核桃的故事:公元334年,陕西扶风县人韩约被任命为高官。他请求皇帝赐几枚核桃种子,带回故乡栽种,以便年老后在故园观赏胡桃树,以娱晚年。
到了晋代后期,核桃种植蔚然成风,还出现了著名核桃品种。如郭义恭的《广志》中,就记载有“薄皮多肌”的陈仓核桃、“大而皮脆,急捉则碎”的阴平核桃等品种。
到了唐代,核桃种植更是普遍。如《酉阳杂俎》记述:“胡桃仁曰虾蟆,树高丈许,春初生叶,长三寸,两两相对。三月开花,如栗花,穗苍黄色。结实如青桃,九月熟时,沤烂皮肉,取核内仁为果。北方多种之,以壳薄仁肥者为佳。”这说明距今一千多年前,北方地区已广种核桃树了。
核桃在中国人文环境中还衍生出一种特色文化——赏玩核桃。赏玩核桃又叫文玩核桃,也称手疗核桃、健身核桃,古时称“揉手核桃”。它约起源于隋代,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明熹宗就特别喜爱文玩核桃,几乎是核桃不离手,故有“玩核桃遗忘国事”的戏谑。但颇为讽刺的是,毕生喜爱赏玩核桃,期望延年益寿的明熹宗,却享寿不足22岁。清代自诩“稽古右文”的乾隆帝,更是玩核桃的行家里手,他曾作诗赞曰:“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血气涌,何年是白头?”与明熹宗不同,乾隆帝年近九旬方才寿终,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
到了清末民初,文玩核桃依旧兴盛,北京就有民谣调侃道:“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超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
时至今日,文玩核桃依旧兴盛不衰,有旺盛的生命力。
所以,这个春天,不妨去林芝看看桃花和核桃花,感受一下这千年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