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塘镇:一座承载千年文明的海岛古镇
金塘镇:一座承载千年文明的海岛古镇
近日,金塘镇成功入选第三批“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名单。这座位于定海区西南部的小镇,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金塘岛开发历史可追溯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历经秦汉、五代后梁、北宋等朝代变迁,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与名人故事。如今,柳行街、大丰街和平倭街等古迹依旧保存完好,成为见证金塘历史的重要地标。
历史沿革
金塘镇的历史可追溯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据《金塘镇志》记载,金塘镇在秦汉时期属会稽郡,后梁时期属明州,北宋时期属定海县。金塘镇在历史上曾多次易名,如金塘乡、金塘区等,直到1984年才正式定名为金塘镇。
金塘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镇内保存有大量历史遗迹,如柳行街、大丰街和平倭街等古迹,这些古迹见证了金塘镇的沧桑变迁。其中,柳行街是金塘镇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始建于宋代,街道两旁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化遗产
金塘镇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鹅颈龙灯。鹅颈龙灯是金塘镇向姓土家族的独创传统龙灯,据传起源于秦汉时期。据《金塘镇志》记载,鹅颈龙灯的起源与一位名叫潘茂名的道士有关。相传潘茂名在洞庭湖上救了一对夫妇,随后化身为龙,载着夫妇俩来到金塘镇。为了纪念潘茂名,向姓土家族便创作了鹅颈龙灯。
鹅颈龙灯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龙头有颈,呈“S”形,很像鹅颈(一串龙灯配两个龙头)。头颈长六尺有余,高五尺开外,血盆大口张得特别大,上下四颗雪白的带钩獠牙足有五寸长,红红的舌头悬于口中央,能前后伸缩,左右摇摆。双眼发光凸出裸露于头项,眼球碗口一样大,足有两寸多长。头顶至后脑正中有五个锥形角,由大到小排列。三孔梅花鼻高翘,上唇下唇前端挂满了两尺多长鲜红的髭须。两扇耳朵特大,就像两把蒲扇紧贴龙头两边。耳下七寸处略小而后渐次增粗到龙身样大小。整个龙头内设置三个活动烛架,能插六根蜡烛。外用优质皮纸糊面为皮,用红黄蓝三色画鳞点睛,以纯茶油喷透,烘干。整个龙头透明、结实,能久经风雨侵蚀。
鹅颈龙灯的表演技巧也十分精湛。在表演时,土家汉子舞鹅颈灯的技巧,更让人赏心悦目,鹅颈龙灯在彪悍的土家汉子的操舞下,在铿锵悦耳的锣鼓声中,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在看灯人的欢声笑语中,摇头摆尾,张嘴伸舌,追戏着前面的红宝灯。在喔嚯嚯…喔嚯嚯…的吆喝声中,龙头时而高昂摇摆仿佛对天长啸,时而贴地疾行,在观灯的人海中穿行时而藏头露尾,时而露尾藏头,仿佛要翻江倒海:时而旋转成盘,龙头居中高昂,左顾右盼髭须飘冉,仿佛欲吞云吐雾,腾空远去。场面之壮阔,气势之恢弘,观灯者无不拍手称赞,顿觉海阔天空,志在天涯。
旅游特色
金塘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仙人山和大鹏山。仙人山是金塘镇的最高峰,海拔455.9米,传说曾有年轻人在此得道成仙。山顶建有鹤鸣庵,目前正开发为旅游基地。大鹏山则保存着大量百年古民居建筑群,如胡家、刘家等大宅,同时拥有太平山灯塔等历史遗迹。
除了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金塘镇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金塘李是金塘镇的特产水果,皮青心红、果大核小、汁多味美,成熟期在每年7月初。此外,金塘镇还盛产鱿鱼、鲳鱼、墨鱼、带鱼等多种海产品,是品尝地道海鲜的好去处。
实用信息
金塘镇的最佳旅行时间为6-10月,适合避暑度假;秋冬季节海鲜肥美,也是不错的选择。当地渔民忌讳说“翻”、“下”等字眼,用餐时避免将筷子插在碗中或横放,以示尊重。
金塘镇入选浙江千年古镇名单,不仅是对其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认可,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作为一座承载着数千年文明记忆的古镇,金塘镇将继续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文化价值吸引着世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