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中宗李显一生大起大落影响因素探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中宗李显一生大起大落影响因素探析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5743932_121647748

唐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王朝之一,其历史故事一直备受世人关注。其中,唐中宗李显的一生更是充满了戏剧性。他两次登基又两次被废,其命运的跌宕起伏令人深思。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李显一生大起大落的影响因素。

李显自身能力不足

第一次登基被废的真相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太子李显登基为帝。然而,不到一年时间,这位兴高采烈的帝王就被自己的母亲武则天废黜,降为庐陵王,被赶到地方当闲散亲王。虽然表面上获得了封号,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自由,一直被武则天严密控制。

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都曾经历过母亲的压制,但他们都轻松摆脱了困境,最终君临天下。相比之下,汉惠帝刘盈虽然头顶有中国第一位强势的皇太后,但由于能力有限,最终英年早逝。

作为一代女帝武则天的儿子,即便李显成了皇帝,心中也想干一番事业。但他的能力实在有限,无法与武则天抗衡。实际上,李显这次能当上皇帝,正是因为武则天认为这个儿子好控制,没有什么帝王之才。因此,李显的帝王之能不行,这并非后人的评价,而是武则天的实际行动所证明的。

李显被废的主要原因是他没有能力,还不能认清现实。他竟然要建立自己的朝政管理班子,这样的行为直接影响了武则天对他的信任,最终导致被废黜。

第二次登基引发的后果

公元698年,垂垂老矣的武则天不再坚持立武家子弟为继承人,选择听从宰相狄仁杰的建言,将废太子李显重新召回都城,并再次立为皇太子。

公元705年,已经卧床不起的武则天,仿佛是掉了牙的老虎,朝中重臣张柬之等人联合发起政变,强行要求武则天退位。这时已经病入膏肓的武则天失去了威慑力,只能答应。

于是这一年,唐中宗李显再一次登上皇帝宝座。然而,这位在外漂泊十几年的李显依然没有成熟,帝王之能等同于没有。

上位之后,李显竟然把拥护自己登基的张柬之等人放在一边,反而准备重用自己妻子的娘家人。这一举动使得韦皇后趁势崛起,并勾结武氏一族,在朝堂形成一股新的且会威胁皇权的力量。

根据《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唐中宗李显最后死于韦皇后的毒手。通过唐中宗李显两次登基之后的表现,可以看出李显都没有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仿佛是一个无脑之人在当帝王。好的选择都被他完美地避开,自己选择撞上南墙,而且最后还把自己给撞死了。

其实李显并不是没有机会建立起自己的辉煌,可惜给了机会却抓不住。一个当过皇帝的人被流落民间十数载,竟然没有长进,这恐怕是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存在。

武则天和韦皇后的野心与强势

武则天的谋划

不可否认,唐高宗李治是一位英明睿智的帝王。武则天能够走上最高权力的宝座,完全是因为李治的允许。李治身体不好,经常头痛,时不时会疼痛难耐,所以就把权力给了武则天。而武则天真的是注定的帝王,在掌权的时候,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而且又会取悦李治,所以李治对武则天非常信任。

正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放权,武则天的权力欲望肯定是不断地高涨。在李治还未驾崩前,武则天就一番操作,把自己的儿子给弄废了,这个儿子是武则天的二儿子李贤,而且非常有能力,深受朝臣拥戴。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武则天认为不好把控,因而李贤的结局就是被废,最后在武则天时期,被酷吏丘神勣的逼迫后自杀身亡。

公元683年李显登基,李显以为自己已经是皇帝,不用再过于逢迎母亲武则天,自己要统御天下,于是先是准备提拔自己的岳父为宰相,但是遭到时任宰相兼唐高宗李治钦定的辅政大臣裴炎的劝阻。

而李治不信邪,直接回怼:“我是皇帝,我爱干吗就干吗,就算我把皇帝之位给岳父也是我的自由,你管不着!”

然后就闹到武则天那里,早已不喜的武则天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废除了李显,而当时大半朝臣都支持,因为李显怼裴炎的话体现的帝王水平实在是太低了!

原本以为自己能大干一番大事业的李显,瞬间跌落凡尘,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傀儡,所以对母亲武则天的恐惧越来越深,因而在外十几年都活在恐惧当中,没有定下心来提高自己!

韦皇后的野心与强势

首先,因为韦皇后的强势,李显在第一次登基之后,才会硬要委任自己的岳父为宰相。李显这样软弱的性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武则天的强势,让李显只能唯唯诺诺。在当太子期间都是战战兢兢,唯一的强势就是怼裴炎,可惜那是李显的错误认知才有的错误表现!其实李显只是提拔外戚是可以的,但是需要一步一步来,没必要直接到宰相,而且李显怼裴炎的话,更是一种无能的狂怒,所以只能为自己的软弱无能买单!

其次,第二次登基为帝后,李显再一次因为韦皇后野心和强势,所以继续册封自己已经过世的岳父为王爷,并且在韦后的强势要求下,李显同意韦后参政,所以让自己的悲催人生在结尾之时还被命运女神伤害了一番!

朝臣势力的影响

唐朝发家的力量

唐朝李氏皇族本就是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家族主要成员在南北朝后期和隋朝,一直身居朝廷高位,因此建立起的封建王朝,也是存在大量的世家大族,这些世家大族在唐朝成为一个隐患,利用好能稳固朝政,一旦稍有不慎就会成为颠覆朝政的关键!

因而在李治时期,就扳倒了长孙无忌等世家势力,但是这只是不痛不痒地操作,其实是张三家倒台,李四家来上位,所以到武则天时期一直在想办法要深度打击世家大族,但是在还未真正当皇帝之前,武则天的手段无法更好的执行到位!

例如李显第一次登基之后,想要提拔岳父为宰相,尽管这次李显的做法未必是对的,但是裴炎之所以反对,主要因为裴炎是世家大族出身,李显的行为是影响他们的利益,所以李显被武则天和裴炎等人联合废除!

忠于李唐的忠臣良将

武则天登基为帝之后,先后不断地诛杀或打压李氏宗族,连自己的儿子也是往死里压制,但是武则天的行为并不能让忠于李唐的朝臣死心,反而加深他们对李唐王族子弟的同情和忠心;

因而在武则天时期有着很多忠于李唐的朝臣在朝堂活跃,他们更多是从天下角度出发,甘愿拥护武则天;

但是武则天若是要传位给武氏子弟,这个以狄仁杰为代表的忠唐朝臣都不答应,所以狄仁杰两次为李显复太子位彰显自己的政治才能。

第一次是解梦,武则天说梦到一只鹦鹉折断了两翼,狄仁杰则提醒武则天应该要重用自己的儿子,才能两翼齐飞!

第二次是狄仁杰强调说历朝历代没有哪个皇帝会把自己的姑姑供奉在太庙,意思就是武则天若传位给武氏子弟,在百年之后,没有人会祭祀她!

因此在公元698年,李显被重新立为太子,接着在公元705年李显能复位,也是因为忠于李唐的张柬之等人联合起来逼迫病重的武则天,所以李显才能第二次登上皇帝宝座!

综上所述,唐中宗李显一生大起大落的影响因素,其实说一千道一万,主要还是李显本人的能力平庸,没有能力力挽狂澜,但是命运总是喜欢给他希望,所以造就这样错误历史,不然完全可以利用忠于李唐的朝臣干出一番大事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