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少年心理危机如何有效预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少年心理危机如何有效预防?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ahjyfb.com/mobile/view-9571.html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社会问题。据统计,全球约有14%的10-19岁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危机极端事件呈现增多趋势,这不仅给家庭带来深重痛苦,也对社会安全稳定造成冲击。本文从社会关系视角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来有效预防青少年心理危机。

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心理危机?当青少年群体中发生极端的心理危机事件时,公众习惯于将原因简单归结为青少年自身患有精神病或心理疾患、想不开、压力大,甚至导向愚蠢、自私、不孝等道德指责。这无疑简化了心理危机发生的原因机理。事实上,青少年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涉及社会性、生理、心理和精神障碍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大大增加了青少年心理危机发生的风险。

构建温馨和睦、互相尊重的亲子关系

良好亲子关系的构建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父母应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硬环境,如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认知水平,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等,为学生提供有力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和睦友爱相处,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以增强对孩子的家庭支持和安全感。二是营造良好的亲子氛围,提供温馨幸福的软环境。教养方式深刻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学习和了解不同教养方式的特点和影响,从而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抚养教育,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发自内心地爱孩子、尊重孩子。

有效沟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和谐至关重要,父母应与孩子建立开放、真诚的沟通渠道,增加亲子间的理解和信任。具体而言,父母需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孩子真正的情感需求,尽量与孩子表达共情,尊重孩子的选择、兴趣和意愿。父母也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成长,那些不断学习、情绪稳定、努力进取的父母能够给孩子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信息,激励孩子形成终身学习、情绪稳定、卓越进取的习惯。

政府、学校和社区等应建立各级各类家长教育平台,为家长提供系统、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和技能,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使其更好地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鼓励自主信任、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起信任、尊重和合作的关系时,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而当师生之间存在紧张、冷漠、猜疑时,则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知识,还应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应具备健康人格,率先垂范,而后才能让学生接受其教育影响。其次,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和方式,树立尊重、真诚、平等的理念,关注和倾听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合作关系。同时,也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再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互动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发展,特别是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应及时帮扶和干预,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政府应多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健全优化教师心理健康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监管和评估;学校应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机制,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关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着力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

建立自尊自信、协作支持的同伴关系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同伴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同伴关系逐渐成为影响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青少年时期,孩子逐渐脱离父母的庇护,开始寻找自我身份和价值,随着与同龄人交往的增多,同伴关系在生活中也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同伴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成了他们发展社交技能、获取情感支持和建立自我价值感的重要途径。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影响。首先,应引导青少年树立真诚友善、自尊自信、协作支持的交往原则,养成理解和包容同伴的缺点和不足、保持承诺和信守承诺、不传播谣言或者诽谤他人、彼此尊重的意识。其次,应提升青少年主动交往的积极性,培养共同兴趣,增强同伴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此外,还应引导青少年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向父母、老师、同学等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学会处理同伴之间的分歧和冲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避免矛盾升级。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基础教育》2024年第6期,原标题《社会关系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有效预防》,本文有删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