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如何预防流感变重症?
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如何预防流感变重症?
近日,台湾女星大S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年仅48岁。这一消息引发了公众对流感预防和治疗的关注。流感(Influenza)在中文中称为“流行性感冒”,由于其中带有“感冒”两个字,所以很多人以为它是普通感冒(Common Cold)在流行,对流感掉以轻心,但其实,得了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据 WHO 估计,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 300 万~500 万的重症和 29 万~65 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流感和普通感冒的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严重性。不同人感染流感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症状跟感冒类似,重者则会有上文提到的并发症。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
流感又称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不同。普通感冒可能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引起,通常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发生,免疫力低下时容易患病。但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流感病毒易变异,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症状往往较普通感冒重,每年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流行,减少重症发生。
流感的主要症状和危害有哪些?
感染流感后起病急,常见发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有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流感一般呈自限性,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儿童、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感染流感后还有发生重症或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出现持续高烧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目前国内已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哪些人更容易发展成重症?
临床上把小于 5 岁、大于等于 65 岁(也有指南界限在大于 50 岁)、孕妇、产后 2 周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列为并发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风险低,但也不能因此忽视风险。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流感?
对于平素身体健康的年轻人(15~65 岁),在流感季节,自己的小区、学校、办公场所等有流感病例,突然出现发热、咳嗽、肌痛或无力症状时,临床可以疑诊流感。此时不需要流感检测来确诊。自购抗原家庭检测也是一种选择,但受采样技术影响,阳性的准确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 50%~70%,有需要明确诊断时,在 1~2 天内多次采样有助于提高阳性的准确率。
得了流感怎么办?
无并发症的流感,成人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通常持续约 3 天,随后大多会改善,完全康复可能需要 10~14 日(年纪大、免疫力低下恢复时间更长),部分患者的乏力症状会持续数周。出现并发症的流感,或者有脱水(口渴、疲倦、尿少黄)、心肺功能受损、精神状态改变的情况,通常属于重症,应住院治疗。
如何预防流感?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流感疫苗能够通过模拟流感病毒激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保护,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对个体而言,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显著降低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对群体而言,较高的接种率能够减缓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速度,降低聚集性疫情暴发风险。从实践情况看,浙江省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该人群流感报告发病率下降26.0%。此外,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能够有效减少疾病传播。
现在接种流感疫苗还来得及吗?
建议所有6个月龄以上的人群,只要没有接种禁忌(如对疫苗所含成分过敏),每年都应接种流感疫苗。对于今年还没有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现在依然可以接种,因为流感疫苗在整个流行季节都能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只要还处于流感病毒传播活跃、容易感染的时期,接种疫苗就能帮助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减轻感染后症状的严重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流感疫苗应该去哪儿打?
疫苗接种必须由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承担。接种单位常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者综合医院。卫生健康或者疾控部门也会按要求公布辖区接种单位名单,可以通过相关机构官网或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途径查询到接种单位的地址、联系方式等具体信息。大家可以就近、就便选择接种单位前往接种。
流感危害可以很大,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对高危人群尤为致命,因此,一定要重视流感疫苗接种!!!每年的 9 月和 10 月通常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但即便在 10 月底前没有打上疫苗,在整个流感季都是可以接种的。而且,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