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现新恐龙化石:寐猎龙揭示伤齿龙早期演化
日本发现新恐龙化石:寐猎龙揭示伤齿龙早期演化
2024年,日本科学家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正式命名了一种新发现的恐龙——寐猎龙(Hypnovenator)。这种小型伤齿龙类恐龙的化石发现于日本兵库县丹波筱山市的丹波并木道中央公园,其保存状态良好,为研究伤齿龙科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寐猎龙的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化石发现与研究历程
2010年9月,日本兵库县丹波筱山市的“筱山层群调查会”在丹波并木道中央公园内进行地质调查时,松原薰和大江孝治首次发现了这些化石。化石被采集并经过清修后,初步判断属于兽脚类或鸟类,保存了零碎的肢骨、肋骨和尾椎部分。
丹波并木道中央公园内的卡通导览图,图片来自网络
2011年7月,“筱山层群调查会”公布了这一发现。随后,兵库县立人与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对并木道中央公园进行了进一步发掘,找到了部分后肢化石。2012年6月的日本古生物学会上,古生物学家发布了关于化石的初步研究,确认前后发现的两块化石来自同一个体,化石编号为MNHAH D1033340。
2011年记者会上展示的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化石特征与分类
研究发现,寐猎龙化石具有四个之前在伤齿龙科中未见的特征,包括前肢指骨的凹陷、指骨基部加固关节的突起、股骨基部前缘延伸以及后肢趾骨远端扭曲。此外,胫骨嵴与胫骨体前缘成角小于11°,这些特征表明化石来自一个全新的物种。
兵库县立人与自然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寐猎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寐猎龙是一种小型恐龙,体长不足2米,臀高约0.6米,体重约5千克。它身上长着漂亮的羽毛,前肢上的小飞羽使其前肢看起来像一对小翅膀。寐猎龙长着大脑袋和大眼睛,嘴中长有两排锋利的小小牙齿。它的后肢更长,适合快速奔跑,脚上第二趾高高翘起,如同一对小镰刀,是用于猎杀的武器。
寐猎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演化意义与发现价值
寐猎龙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它不仅是日本筱山组发现的第二种恐龙,也是该地层中发现的第二种伤齿龙科动物。寐猎龙处于伤齿龙亚科的基干位置,为研究伤齿龙科的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此外,寐猎龙的化石保存着睡眠姿态,使其成为继寐龙、中国鸟脚龙、枪蛇爪龙和长眠龙之后,第五种被发现以睡眠姿态保存的恐龙。
丹波龙的骨架,图片来自网络
寐猎龙睡眠状态复原,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 Saegusa, Haruo; Ikeda, Tadahiro; Handa, Kumiko (2012). Additional dinosaur materials from the Sasayama Group of Hyogo Prefecture, SW Japan (PDF). The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