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才旦卓玛:春晚拉萨分会场的秘密
布达拉宫+才旦卓玛:春晚拉萨分会场的秘密
除夕之夜,当全球华人目光聚焦央视春晚时,一个特别的分会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西藏拉萨。在海拔3650米的布达拉宫广场上,一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视听盛宴正在上演。
布达拉宫:世界文化遗产的完美融合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布达拉宫,首次成为春晚分会场的舞台背景,这不仅是对西藏文化的致敬,更是一次历史性的创新。舞台设计团队巧妙地将现代舞台艺术与千年古迹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
舞台设计以简洁风为主,采用大圆形造型,象征着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舞台后面的条形屏如同山脉或河流,也似一条哈达,寓意着西藏“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独特地理特征。灯光设计则以山脉造型呈现,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突出了文化地标的重要性。
才旦卓玛:跨越时空的歌声
88岁的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再次登上春晚舞台,演唱了经典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这首她1959年为纪录片《今日西藏》所唱的主题曲,见证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旦卓玛的歌声婉转动人,那股糌粑与酥油茶的味道仿佛穿越时空而来,勾起了无数观众的回忆。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才旦卓玛时隔18年后第三次登上春晚舞台。从1998年首次亮相演唱《北京的金山上》,到2007年演唱《雪莲献北京》,再到2025年的《翻身农奴把歌唱》,她的歌声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也展现了西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飞弦踏春》:38种非遗的集中展示
作为春晚拉萨分会场的开场歌舞,《飞弦踏春》融合了西藏38种非遗元素,展现了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个节目由76岁的西藏扎念琴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扎西多吉领衔,带领400余名演员共同演出。节目中不仅有拉萨朗玛、拉孜堆谐、芒康弦子等非遗项目,还展示了西藏各地的特色歌舞,如阿里札达土林、普兰宣舞、山南羊卓雍错、扎囊黑白氆氇、昌都来古冰川等。
整个节目分为“幸福之花”“美丽之花”“团结之花”三个段落,通过歌舞、藏戏、非遗展示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民族团结。特别是歌舞节目《鼓潮》,将热巴鼓、背鼓、腰鼓、斯马卓这四种西藏非遗舞蹈融合在一起,场面气势恢宏,给观众带来一种独特而震撼的视觉盛宴。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为了更好地展现西藏文化的魅力,春晚拉萨分会场运用了诸多科技手段。现场配备了目前国内唯一一套最先进的跟踪技术三维索道万象鹰眼设备,可以实现从超大景别到极小细节的快速转换。裸眼3D屏、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让静态的文化资源“动”起来,生动展现了藏族传统历史文化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春晚首次在拉萨使用了8K转播系统,确保了画面的清晰度和色彩的还原度,让全球观众都能感受到雪域高原的壮美风光。
通信保障:幕后英雄的默默付出
为了确保春晚直播的顺利进行,中国移动西藏公司提前部署,成立了通信保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在布达拉宫广场,区市联动组建现场保障团队,全面排查机房、基站设备等网络安全隐患,开通1辆应急通信车、8处应急站点,铺设1.1公里应急光缆,扩容40个小区、优化调整24站次,切实提升网络运行稳定性。除夕当天,网络无拥塞情况,各类网络关键指标表现良好,5G下载体验峰值速率达到2.3Gbps。
这场视听盛宴不仅展现了西藏的壮美风光,更传递出民族团结和新春祝福的美好寓意。通过虚拟现实和超高清视觉投影技术,观众仿佛置身于雪域高原,感受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这场融合了歌舞、藏戏、非遗展示等多类型节目的演出,与主会场和重庆、武汉、无锡三地分会场的节目编排遥相呼应,整场晚会兼顾西藏非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韵味,营造出一种洋溢着好意与祝福的喜庆热闹氛围,年味儿十足,展现出一幅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