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诗词大会》:诗词背后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诗词大会》:诗词背后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8
来源
1.
https://tv.cctv.com/2024/03/10/VIDEII7Cy2WeamreVTnKaLNz240310.shtml
2.
https://www.12371.cn/2024/04/07/VIDE1712456402882130.shtml
3.
https://tv.cctv.com/2024/04/06/VIDEUc9vTWSA4YZPdq1ltGiM240406.shtml
4.
https://www.12371.cn/2024/04/07/VIDE1712456402581108.shtml
5.
https://tv.cctv.com/2024/03/17/VIDEl6DsLYXFCfjoNm1I8tW8240317.shtml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58002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CP8FDK0537RVGD.html
8.
https://www.douyin.com/zhuanti/7459170793437251619

《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不仅展示了选手们的诗词记忆与理解能力,还引发了观众对诗词背后故事的好奇。从李白、杜甫到苏轼等文人墨客,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他们生活经历和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档节目,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这些伟大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心路历程。

01

李白:诗仙的浪漫与豪放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以豪放飘逸著称。在《中国诗词大会》中,李白的诗句经常出现在飞花令环节,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等。这些诗句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

李白的诗歌创作与其人生经历密切相关。他出生于盛唐时期,曾漫游各地,结交名士,追求功名。然而,李白的性格狂放不羁,不愿受朝廷束缚,因此多次辞官离去。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权贵的蔑视,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02

杜甫:诗圣的忧国忧民

与李白的浪漫豪放不同,杜甫的诗歌以沉郁顿挫著称,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在《中国诗词大会》中,杜甫的诗句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经常被提及,这些诗句体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等社会动荡。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誉为“诗史”。杜甫的创作深受其坎坷人生的影响,他曾在战乱中流离失所,亲身体验了百姓的疾苦,这些经历都深深融入了他的诗歌中。

03

苏轼:东坡居士的豁达人生

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在《中国诗词大会》中,苏轼的诗句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经常被引用,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和豁达人生观。

苏轼的诗歌创作深受其人生经历的影响。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因政治斗争被贬谪多地。这些挫折并没有击垮苏轼,反而使他的诗歌创作更加丰富和深刻。苏轼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04

诗词背后的故事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是一场诗词竞赛,更是一次文化之旅。通过节目,我们得以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例如,在节目中,主持人董卿曾讲述过李白在《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这正是李白自信乐观精神的体现。

又如,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不仅是对战乱后长安城的描写,更是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表达了他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还能感受到诗人的独特魅力。《中国诗词大会》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观众在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底蕴。

05

结语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在于它不仅是一场诗词竞赛,更是一次文化之旅。通过节目,我们得以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这些故事不仅让诗词更加生动,也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感受诗词的魅力。正如康震教授所说:“诗词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是有温度的。”通过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诗词的温度,体会诗词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