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2025央视春晚幕后花絮: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揭秘2025央视春晚幕后花絮: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2025年央视春晚在收视率上创下新高,却在口碑上遭遇了“滑铁卢”。这场引发全民热议的文化盛宴背后,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春晚的幕后,揭秘这场视听盛宴的诞生过程。
从门钉到瓦片:《栋梁》节目的42天匠心之旅
在春晚舞台上,一首《栋梁》让观众领略了中国古建筑的魅力。这个历时42天才完成的节目,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
为了确保节目中的每一帧画面都符合建筑学标准,央视春晚团队特别邀请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专家团队。从佛光寺东大殿到故宫太和殿,十二座古建筑的测绘数据被精确到毫米级,甚至连屋顶上瓦片的垄数都要一丝不差地还原。
“央视春晚很严谨,希望节目中涉及的古建筑术语、比例尺度、结构构造都能有坚实的学术依据。”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朱蕾回忆起与春晚团队合作的点滴时说。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天大团队与节目组进行了数十次沟通,不断优化细节,直到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刻。
星探现场:主持人与明星的彩排趣事
春晚前夕,央视演播大厅内灯火通明,一场场紧张而有序的彩排正在上演。主持人团队一遍遍练习开场词,力求完美;明星们则在台下认真对词,不时与工作人员交流演出细节。
在彩排现场,观众有幸偶遇了多位明星。钟楚曦、周柏豪等艺人不仅认真排练自己的节目,还与现场观众亲切互动。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平时看似普通的邻居,竟然在春晚舞台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才艺。一位童星在彩排间隙还不忘为粉丝签名,而一位平时慈祥的奶奶,竟然是一位隐藏的舞蹈高手!
“如意”舞台: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2025年春晚的舞台设计别出心裁,以“如意”为主题,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整个舞台造型宛如一柄“如意”,连接主舞台和观众席,营造出沉浸式的观演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创意,总台技术局专门研发了“灵蛇”小间距数控矩阵条幕。这种创新装置由一个个1平方米的条幕组成,横跨30米的大型幕布空间。更令人惊叹的是,幕布配备了实时遮罩追踪技术,能够根据升降调整画面,实现精准匹配。
在歌曲《世界赠予我的》中,金色圆环从地面缓缓升起,仿佛悬浮在宇宙空间中。这一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正是得益于舞台中央5x5的立方地屏。这种创新的升降系统替换了传统的单条升降系统,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人民的春晚”:主创团队的创作理念
2025年春晚的主创团队由总导演于蕾领衔,赵大治、杨觐梦担任副总导演,刘惠子、张异凡、宋飞、邓赟、毕波、张骥、顾志刚、张敏、郝婧、刘欣等共同参与创作。他们坚持“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总基调,以“人民的春晚”为创作理念,用心用情打磨每个节目。
“我们努力做到人在水中游以及人在水中走过程中划开的涟漪,划开的水线都想得到一个最大极致化的展现。”视觉总监江宇昊表示,团队运用了当代光影艺术、视觉艺术以及各种现代追踪技术,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尽管2025年春晚在收视率和口碑上出现了反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晚会凝聚了无数创作者的心血与智慧。从节目的精良制作到演员的辛勤排练,从舞台技术的创新到主创团队的理念,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春晚背后的故事。让我们期待未来的春晚能够带来更多惊喜,继续陪伴全国人民度过每一个团圆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