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立春祭:两千年民俗的传承与创新
九华立春祭:两千年民俗的传承与创新
2025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的梧桐祖殿前,一场盛大的立春祭仪式正在举行。这是九华立春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十个年头,也是这一古老民俗焕发新生的重要时刻。
两千年传承:九华立春祭的历史渊源
九华立春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作为中国现存唯一完整的春神句芒祭祀活动,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农业丰收的祈愿。梧桐祖殿,这座中国现今唯一保存完好的供奉春神句芒的庙宇,见证了这一民俗的悠久历史。
古今交融:2025年的创新与传承
今年的九华立春祭以“在妙源,打开中国的春天”为主题,分为三大板块,共包括10项主要活动,从1月19日持续至2月12日。活动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接春、祭春神、鞭春牛等仪式,还加入了现代艺术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立春鼓社”的表演。这支由洗车小哥、银行职员、幼儿园老师等各行各业普通人组成的鼓队,凭借古老而铿锵的鼓声,不仅登上了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还走出国门,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六届二十四节令鼓国际鼓节上登台演出。鼓声中,大地仿佛在苏醒,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现场直击:仪式与体验
上午9点28分,随着锣鼓声响起,舞龙起舞,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妙源村村民齐聚梧桐祖殿,共同参与这场盛大的民俗活动。在立春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鞭春牛仪式:一位老农牵出角挂红花、身披红布的耕牛,象征着春神句芒的牧童手执柳鞭,一边颂唱喝彩谣,一边鞭打耕牛,开启了新春“第一耕”。
与此同时,“寻春”二十四节气非遗主题市集热闹非凡。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各种非遗手工艺品,还能品尝到春糕、春卷、春饼等传统美食,感受“舌尖上的春天”。此外,主办方还推出了“遛遛春天”徒步打卡活动,让参与者以行走的方式感受春天的到来。
文化传承: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九华立春祭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悠久的历史,更在于其与时俱进的创新。通过将传统仪式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正如“立春鼓社”社长王新所说:“作为传统文化的节气,是跟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文化。”
在九华立春祭的带动下,柯城区还打造了二十四节气传承传播新标杆。立春研学基地、立春文化展示馆、立春文化产业馆等场馆相继建成,采春茶、摘夏桃、割秋稻、打春糕等四时农耕农作体验活动丰富多彩。这些创新举措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也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九华立春祭,这一延续了两千年的民俗活动,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春天的礼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九华,感受这份来自远古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