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蓝+滇池清:春城的绿色生活
昆明蓝+滇池清:春城的绿色生活
“昆明蓝”“滇池清”“春城绿”“四季花”——这些亮丽的生态名片,正成为云南省昆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昆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答卷。
“昆明蓝”:空气质量持续领跑全国
昆明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省会城市前列。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昆明市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不懈努力。2024年,昆明主城区空气质量优223天,同比增加3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9.7%,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综合指数2.59,同比降低9.44%,空气质量排名省会城市前列。
“滇池清”:高原明珠重现昔日光彩
作为昆明的母亲湖,滇池的水质治理一直是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通过综合采取控源截污、生态增绿等措施,滇池全湖水质持续向好,自2018年上升为Ⅳ类水质后,已连续7年保持全湖水质Ⅳ类。
为了保护这颗“高原明珠”,昆明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 划定滇池生态核心区面积49.38平方公里,比原来的滇池一级保护区陆域面积增加24.31平方公里
- 建成以湿地为主的滇池环湖生态带6.29万亩,形成一条宽度约200米的闭合生态带
- 累计拆除滇池沿湖防浪堤约90公里,重新联通滇池水体与湖滨带陆域
- 推进滇池流域水系联排联调,建设污水转输联通工程,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春城绿”:打造“千园之城”的生态样本
走在昆明街头,满眼皆是绿色。昆明市积极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打造“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的美好人居环境。2023年,昆明新增500个“口袋公园”,森林覆盖率已达45.3%。如今的昆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四季花”:春城无处不飞花
昆明素有“春城”美誉,四季如春的气候让这座城市处处花开。从樱花大道到蓝花楹大道,从垂丝海棠景观大道到油菜花田,昆明的街头巷尾处处皆是美景。2022年和2023年,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两年保持3.0以下,2023年12月更是首次排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一。
绿色发展: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
昆明市不仅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致力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2024年,昆明持续推进绿色转型发展,12户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安宁空气压缩储能等3个新型储能项目列入省级示范试点。同时,昆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逐步优化全市能源结构,煤炭消费占比逐年下降。
挑战与展望:持续守护生态家园
尽管昆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滇池部分入湖河道整治不到位,2023年滇池外海水质仍为Ⅴ类,蓝藻水华频发。此外,还存在违规建设人工岛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治理。
昆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昆明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更推动了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未来,昆明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路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的向往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