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日鲍和哆头蛏:莆田美食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日鲍和哆头蛏:莆田美食的文化传承

引用
搜狐
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0672617_121119041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2A01LKA00
3.
http://www.news.cn/local/20240406/8aabaf0e878442b685ba7738956ac144/c.html
4.
https://www.hkcd.com.hk/content_app/2024-04/22/content_8633690.html
5.
https://m.maigoo.com/top/405755.html
6.
http://www.yidaofs.com/product/903.html
7.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81214-99367376-k

在福建最大海岛南日岛上,一粒粒鲍鱼正在养殖网箱中茁壮成长。它们需要经过18个月的精心养殖,才能达到上市标准。而在莆田的黑泥滩涂上,哆头蛏正在吸收充足的营养,每到4-5月便变得肥美鲜嫩。这两道美食,不仅是莆田的特色海鲜,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海洋文化。

01

南日鲍:从名贵海鲜到百姓餐桌

南日鲍的养殖历史已有20多年。南日岛地处台湾海峡,周边海域水深流速快,盐分和温度适中,非常适合鲍鱼生长。当地引进优良鲍鱼品种进行育种实验,培养出体肥壳艳、鲍肉细嫩、味道鲜美的南日鲍,并探索出渔排式规模化养殖模式。

如今,南日鲍已成为莆田市的水产支柱产业。全镇现有海上鲍鱼养殖塑胶渔排近2万口,从事海上鲍鱼养殖劳动力约5200人,带动周边乡镇约1.5万人从事南日鲍产业发展。2023年,全镇鲍鱼养殖面积1000亩,鲍鱼年产量6800多吨,产值约9亿元。

南日鲍的养殖不仅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在岛上经营海鲜餐厅的返乡创业青年张雄斌说,随着岛上交通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每到节假日,餐厅经常“一位难求”。

02

哆头蛏:时令海鲜的多重风味

每年4-5月,是哆头蛏最肥美的时节。这种蛏子在莆田的黑泥滩涂中生长,吸收充足的营养,因此每只都肥嫩多汁,鲜甜爆棚,是入夏才能吃到的时鲜。

莆田人烹煮哆头蛏,遵循“简单即美”的原则,突出其鲜甜。其中“铁板盐焗蛏”是当地的经典做法,保留了哆头蛏的鲜美原味,花椒点缀其中,带出独特香气,还可将蛏肉蘸点海盐,更显香甜。哆头蛏入汤亦是当地特有做法,“红菇蛏汤”将红菇与哆头蛏共融一炉,鲜美升级。鲜红的汤色,来源于红菇本身营养丰富的天然色素,汤越红,味越鲜,配上吸满汤汁的哆头蛏,汁液丰盈。

喜欢惹味的食客,可一尝“姜葱炒海蛏”,以传统的姜葱蒜炒制,恰到好处的浓郁酱汁薄薄包裹着肥嫩的蛏子,保留海鲜鲜味之余又香味浓郁。另一道“老酒竖海蛏”以福建老酒入馔,老酒的醇香放大了蛏子的鲜甜,一咬酒香四溢。

03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南日鲍和哆头蛏不仅是美食,更承载着莆田的海洋文化。南日鲍的养殖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哆头蛏的烹饪方式则体现了莆田人对海鲜的独到理解。

在湄洲岛上,游客们可以品尝到用哆头蛏制作的美食,如西天尾扁食卤肉和黑8炝肉。莆田卤面真是一绝!荔枝肉一般般不推荐,炝肉有猪肉和牛肉的也有炝海鲜,个人觉得海鲜的更好吃!特别是炝蛏。

南日鲍和哆头蛏的故事,是莆田人与大海和谐共生的缩影。它们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这座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品尝这些美食,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大海的馈赠,更能体会到莆田人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和创新精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