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区残联: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
永定区残联: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
近日,永定区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谭贤竹及多位区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对近年来永定区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强调要当好残疾人权益的维护者、困难的帮扶者、发展的谋划者,多为残疾人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切实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此次大会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扶残助残、团结互助意识,旨在让每个残疾人都能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个性化改造让生活更便捷
“我腿脚不方便,一个人在家时,做饭都要发愁,现在进行‘家改’后,我一伸手就能碰到抽油烟机了,做饭够得着了,日子也舒服多了。”向永生看着改造后的“新家”,高兴地告诉记者。
向永生是永定区民惠家园二期的一位肢体一级残疾人。在永定区残联的帮扶下,他家完成了无障碍改造,配备了低位灶台、洗脸台等设施,并对卫生间、卧室、室外地坪等部位进行了门槛坡化、拓宽房门、平整地面等改造,解决了他做饭难、如厕难等问题。
2024年,永定区共投入项目资金120万元,为全区172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永定区残联坚持“一户一设计”、“一户一策”的原则,充分了解残疾人及其家人的需求,确保改造方案精准、贴心、实用。
康复救助为未来插上希望的翅膀
“小朋友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这个是玉米,黄色的玉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吧。”近日,在永定区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机构——桐花树康复教育学校康复教室,老师正在给6岁的浩浩(化名)和他的同学进行言语认知训练。
浩浩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全面发育迟缓。在桐花树康复教育学校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后,他已经能够接受老师的基本指令,也有了目光交流。看到儿子的进步,浩浩妈妈感到十分欣慰。
“浩浩2岁在医院体检时,医生说他是疑似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全面发育迟缓。从去年9月份开始,浩浩就一直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学校会对浩浩进行言语、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浩浩妈妈说,孩子从一开始无法正常与人沟通交流,到现在能听得懂基本的指令,给了他们一家坚持下去的希望。
2024年,永定区累计支出近400万元,共为214名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任务完成率为135.44%,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目前,永定区已建立6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全面、及时的康复救助服务。
创新服务让关爱更有温度
为解决部分残疾人身体原因行动不便申请补贴纸质档案递交困难问题,永定区残联积极推进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无纸化办公和线上审批工作。自2025年12月份开始,残疾人两项补贴将执行线上留存电子档案和线上审批流程,同时制作电子印章,用于打印审批表存档。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残疾人申请补贴,也减轻了乡镇工作人员的负担。
此外,永定区残联还创新就业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直播带岗”的方式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2024年3月,由省残联、省国资委主办,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省国资人才服务中心承办的福建省省属国有企业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在福州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350多名应往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有就业意愿且未就业残疾人,以及省属18个集团61家公司参加了本次招聘会,当天现场达成用工意向146人次,直播带岗累计观看人数达1.6万人次。
永定区残联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暖心服务,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些努力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深切关怀,也展现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大力支持。未来,永定区残联将继续秉持“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为残疾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