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主》:庄子经典名言10句,保身全生之道
《养生主》:庄子经典名言10句,保身全生之道
《庄子·养生主》是道家哲学的重要篇章,其中蕴含的养生智慧和人生哲学影响深远。本文精选其中十句经典名言,通过逐句解读,带你领略庄子的养生之道。
《养生主》出自《庄子·内篇》。所谓“养生主”,即养生的宗旨。庄子认为养生就要“缘督以为经”,即不要为善去求名,不要因做不好的事而遭受惩罚,顺应自然之理,就可以保身、全生、尽年。庄子的这种人生观强调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即顺乎自然天性,安时处顺,听任命运的安排,不要人为地做什么。他通过三则寓言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来阐明这一理念。
《养生主》一文总共三章。第一章,庄子提出“缘督以为经”的为人处世之方,用以“保身”“全生”。第二章,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告诉世人处理事情要“依乎天理”。第三章,庄子提出“指穷于为薪,火传也。”认为精神生命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万古长存、流转不息。
本文选取《养生主》经典名言10句,并附译文与赏析,以飨读者。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译文】用没有一点厚度的刀刃,切入有间隙的骨节之中,当然能做到游刃有余了。
【赏析】这就是成语「游刃有余」的出处。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译文】我们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去追求无限,会让人疲惫的。
【赏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译文】顺着自然的理路,就可以保护生命,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养护身体,就可以寿尽天年。
【赏析】「督」即督脉。奇经八脉里,任脉在身前之中,督脉在身后之中。「缘督」即沿着督脉行进,引申为顺应自然之道。
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译文】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道(即解牛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赏析】这是庖丁解牛的故事中,庖丁回复文惠君所问。庖丁的回答并不囿于“技”,而是将“技至此”的原因归之于“道”。由此讲述了一番求于“道”而精于“技”的道理。
5、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我(文惠君)听了庖丁一番话,知道什么是养生了。
【赏析】“道”的本质在于自然无为,“技”的至善亦在于自然无为。只有“以天合天”,以人的内在自然去合外在自然,才可达到“技”的最高境界。庖丁深味个中三昧,所以才能成为解牛中的佼佼者。文惠君正是通过庖丁之“技”,悟得养生之“道”。养生,其根本方法乃是顺应自然。显然,庖丁解牛,乃是庄子对养生之法的形象喻示。
6、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译文】水泽里的野鸡,走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走百步才能饮到一口水,虽然过着困乏的生活,可是它也不愿意被关在笼里,受人供养。
【赏析】“蕲”是求。“樊”是鸡笼。这是借着野鸡的生活,适于野性,饮啄自由自在,逍遥自然,不想入樊笼而求供养。用为比喻养生的人,俯仰天地之间,逍遥自得,怎么会羡慕荣华富贵呢?
7、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译文】老聃病故了,秦失去吊丧,号泣三声就出来了。
【赏析】「老聃」即老子李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外字聃。老聃去世了,作为朋友的秦失哭了几声就出来,众人感到十分诧异。
8、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译文】正该来时,老聃出生了;正该去时,老聃去世了。
【赏析】「夫子」即老子。秦失认为老聃该来的时候来,该去的时候去,这是顺应天理,不必感到过分悲痛。
9、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译文】安心适时,顺应变化,哀乐便不能侵人人心,古人称之为解除倒悬。
【赏析】「县解」即悬解。清末学者宣颖曾言“人为生死所苦,犹如倒悬,忘生死,则悬解矣。”
10、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虽然烛薪燃烧,能够穷尽,但是火却能无尽地传下去。
【赏析】「指」通蜡脂的脂,通假字。庄子比喻为个体生命会结束,但是精神生命会在宇宙大化之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