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经济增速全省第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成发展引擎
保定经济增速全省第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成发展引擎
2024年,保定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全年不含定州实现生产总值4339.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保定市近年来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7+20+N”产业体系引领高质量发展
保定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构建“7+20+N”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三大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生命健康等七大产业。这一战略定位清晰地指明了产业发展方向,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作为保定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尤为抢眼。依托长城汽车这一龙头企业,保定市正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有望达到6000亿元。长城汽车不仅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保持优势,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推出了多款热销车型。
智能电网产业:打造“保定·中国电谷”升级版
在智能电网领域,保定市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保定·中国电谷”的发源地,保定市在光电、风电、输变电和智能电网设备等领域具备较强的产业基础。目前,全市正在推进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致力于打造千亿级产业规模,加快形成“碳中和产业之都”。
区位优势:协同北京、服务雄安
保定市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作为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它东接雄安新区,东南邻沧州,南接衡水,西南连石家庄,西靠山西,西北与张家口交界,北邻北京和廊坊。这种地理位置使得保定市能够充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带来的机遇。
未来展望:打造京津冀先进制造业基地
展望未来,保定市将继续发挥产业优势,打造京津冀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数字经济领域,保定市计划到2025年实现大数据及其衍生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45亿元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左右。在生物经济领域,依托京雄保石生命健康产业廊道优势,保定市将积极承接北京生物产业科技成果转移,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际医疗基地,力争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总体来看,保定市2024年的经济增长既体现了现有产业的稳健发展,也展现了新兴产业的蓬勃活力。随着“7+20+N”产业体系的深入实施,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持续推进,保定市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