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冰溜子坠落已致多人伤亡,这些安全知识请收好
警惕!冰溜子坠落已致多人伤亡,这些安全知识请收好
2025年1月4日下午,陕西西安网红景点鄠邑区黑山岔冰瀑发生惊险一幕:一块巨大的冰柱从数十米高空坠落,砸向正在游玩的游客,导致多人受伤。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冬季户外活动的安全警钟,尤其是要警惕头顶上的"隐形杀手"——冰溜子。
冰溜子坠落的危害有多大?
冰溜子,也被称为冰挂,是冬季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由屋檐或高处的积雪融化后重新冻结形成的冰柱。别小看这些看似美丽的冰柱,它们可能暗藏致命危险。
2024年1月5日,山东烟台鲁东大学一名学生就被从天而降的冰锥砸中头部,造成重度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个惨痛的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是鸡蛋大小的冰锥,从高处坠落也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足以致命。
如何避免冰溜子的伤害?
远离危险区域:尽量避免在楼檐、高大建筑物、临时搭建物、大树、桥下、电线杆等风险区域停留。特别是在阳光照射较少的背阴面,更要提高警惕。
注意观察警示标识:在行走时要留意周围环境,特别是安全警示标识。如果看到"小心坠冰"等提示,一定要绕道而行。
谨慎停放车辆:不要将车辆停放在高建筑物屋檐下,尽量选择空旷地带,避免因冰溜子坠落造成财产损失。
及时清理积雪:对于自家房屋,要及时清理屋顶积雪,防止形成冰溜子。对外挂空调、油烟机管道和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也要注意防范流水形成冰锥。
户外活动要谨慎:在冰面上行走或游玩时,要注意冰面开裂的迹象。如果不慎落水,要保持冷静,寻找冰面较厚、裂纹较小的地点逃生。
物业和商家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物业和商家在冬季安全管理中负有重要责任:
定期检查和清理:要定期检查建筑物上的积雪和冰凌情况,及时进行清理。
设置安全警示: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过往人员注意。
采取防护措施:对无法立即清理的危险区域,应采取围挡等防护措施,防止人员进入。
加强巡查力度:特别是在气温变化较大时,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随着冬季的到来,冰溜子坠落的风险也在增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安全意识,无论是外出还是居家,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同时,物业和商家也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欣赏冰雪美景的同时,远离"头顶上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