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秘长白秘境-G331吉林段的历史文化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秘长白秘境-G331吉林段的历史文化之旅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61881
2.
https://c.m.163.com/news/a/JLUJUR9105509UST.html
3.
http://jilin.china.com.cn/2024-05/31/content_42812610.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8A04LJH00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5%8F%A5%E4%B8%BD
6.
https://culture.cnjiwang.com/ccjlfwzwhycxszg/202405/3845879.html
7.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60062605462323752/
8.
https://chinese.visitkorea.or.kr/svc/contents/contentsView.do?vcontsId=172561
9.
https://www.kh.or.kr/visit/cn/bbsctt/list.do?key=2409020054
10.
https://m.qidian.com/ask/qosenxaenvx
11.
http://www.news.cn/local/20240611/1e416672830f45b59d2613c21dc3e1e3/c.html
12.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f432daf2395a7a708e9a62541c71ec99!!wm_id=daeff3fdbadb42668a77eaa2eff0a7e1

“人间致境,此生必驾!”这句赞美,道出了无数游客对“吉线G331”的深深迷恋。作为一条全长1437公里的边境公路,G331吉林段不仅串联起10个边境县(市、区),更是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与独特文化韵味的文旅“黄金线”。

01

高句丽王朝遗址:千年文明的见证

在G331吉林段的起点集安市,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朝遗址静静地诉说着千年前的辉煌。始建于公元前37年的高句丽王国,曾横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其中,国内城、丸都山城、将军坟等遗址最为著名。国内城作为高句丽的都城,展现了古代城市的规划布局;丸都山城则是一座山城防御体系的典范;而将军坟被誉为“东方金字塔”,是高句丽贵族墓葬的杰出代表。这些遗址不仅是高句丽文明的实物见证,更是研究东北亚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02

长白山人参文化: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长白山不仅是东北亚生态屏障,更是一座文化名山。这里孕育了独特的人参文化,被誉为“百草之王”的人参,早在西汉时期就有记载。据《春秋纬》记载:“瑶光星散为人参,废江淮山泽之祠,则瑶光不明,人参不生。”这表明早在汉代,人参就与天象、祭祀等文化活动紧密相连。

长白山人参的药用史最早可追溯到《名医别录》的记载:“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古辽东,包括今长白山区。公元前108年,西汉在辽东地区建立过地方政权玄菟郡,而辑安(今集安)当时即为玄菟郡属下的高句丽县。

在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医药论著大批问世,其中与人参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他整理出六十七个运用人参的处方,就其内容精深和字数浩繁而言,“人参”项下所载数量超出了《本草纲目》中任何一味药。

长白山独特的采参习俗也在漫长的时间堆垒之下逐渐形成。入山后要搭建老爷府,跪拜山神老把头求得护佑。发现人参,必跪拜山神老把头以示感谢。移栽幼参到园圃,也要跪栽跪莳弄。“拉背”进山时,人数去时为单,三、五、七、九不等,以求归时为双,因为挖的人参也是“人”。寻参叫排棍,要依次排坡而行,头棍(把头)在先,二棍跟随,腰棍初把郎(新手)在中间,边棍在最后。排棍需要聚精会神,不得多言,看山花野果,不可随意说好,说“好”必须说“拿着”,且不许扔掉。说话亦有山规,遇见蛇叫“钱串子”,歇息称“拿堆儿”,吃饭、睡觉、取火分别叫“拿饭”“拿觉”“拿火”。抬参工具前边一律加“快当”快当扦子、快当刀子、快当斧子、快当绳子。寻参的索拨棍不能用来打生灵草木,不能扒皮;歇时立于身旁,放山归来立于老爷府前。最忌讳的是“麻达山”(迷路)或饭锅坏了、饭碗摔了,遇此都要下山。尤其看重梦兆:梦老虎撵人、窝棚失火等皆属凶兆,要下山。梦见抬棺材出殡、姑娘媳妇、老头老太太等为吉兆。发现人参,有仪式,一人喊山:“棒槌——”;同伴接山:“几品叶?”回答:“五品叶!”贺山:“快当!快当!”之后,用红绒绳系之,用乾隆铜钱镇之,并伏地叩拜山神老把头,再开始抬参,而且必须抬大留小。有成熟的种子,要播于地下,留给后人。填平埯坑,插上树枝,不可弄得一片狼藉,并在附近树身砍出“兆头”(标识),标记此处出土多少人参及放山人数。下山时,住过的窝棚不得拆掉,余剩的米盐不能带走,以留他人来用。古有“采作甚有法”,说明采参习俗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是中原文化与女真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也许人参奇特的药用功效,从始至终的采参规则,近似宗教的虔敬仪式等令采参人心生膜拜之意,从而生出一套沿袭至今的习俗文化。

长白山人参的神话传说最早见于《春秋运斗枢》的记载。长白山有两千多种植物,能形成文化体系或现象的却只占极少数,而形成神话传说的只有人参。南北朝时已形成人参传说的简单情节。《梁书》记载:“陈留孝子阮孝绪,因母病到钟山采参,鹿引获此草,服之遂愈。”《太平御览》亦载:“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有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但一人参枝首,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状,去之,后呼声遂绝。”至唐时发展为“草妖”“地精”的说法。有的还把人参说成能医治“鲁钝”和可以益寿的“褐衣老翁”。

03

边境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的交融

G331沿线的边境县市,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文化。在白山市浑江区的三道沟镇,可以体验鸭绿江游船之旅;临江市的松岭雪村,是一个只有110户村民的自然屯,深受摄影家和画家的青睐;长白县的千年崖城风景区,假山瀑布、亭台楼阁,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安图县的长白山魔界风景区,景色旖旎,仿佛走进了远古的神奇魔幻世界;和龙市的光东朝鲜族民俗村,让你体验朝鲜族的民俗风情。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由历史、民俗、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采风队伍对“吉线G331”进行了深度踏访和调研,进一步挖掘和梳理了沿线的文化内涵,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G331吉林段,这条环绕中国的超级风景大道,不仅是一条自然风光的展示带,更是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与独特文化韵味的文化长廊。它串联起的不仅是边境县市,更是东北亚地区的文化精髓。无论是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是丰富的物产美食,亦或是深厚的文化底蕴,都让人流连忘返。这个秋天,不妨沿着G331国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长白山之旅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