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古拉山镇:长江源头的生态守护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古拉山镇:长江源头的生态守护者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1/17/content_30052494.html
2.
http://qh.people.com.cn/n2/2025/0202/c378418-41125116-9.html
3.
https://politics.gmw.cn/2025-01/17/content_37803087.htm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pc/content/202501/20/content_30052807.html
5.
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41223/094801580c774384861ac034118a2f14/c.html
6.
http://www.dulan.gov.cn/info/1054/54514.htm
7.
http://www.cepf.org.cn/gyxm/sthf/sanjiangyuan/xmdtsjy/202406/t20240624_1079864.html
8.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6/content_6955683.htm
9.
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6/content_6955683.htm

在青藏高原的腹地,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镇静静地守护着长江的源头。这里,狂风呼啸,冰川覆盖,是长江母亲河的诞生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这个高原小镇成为了生态保护的前沿阵地,当地居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01

牧民的转型:从放牧到生态管护

在唐古拉山镇的多尔玛村,49岁的牧民南郎才仁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卖掉家里的800只羊。这个决定背后,是对长江源头生态环境的深深忧虑。

“保护长江源,要从每个人做起。”南郎才仁的话道出了当地牧民的心声。为了保护这片脆弱的高原生态系统,青海划定了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唐古拉山镇的7个村子都在其中。村民们有的搬到了格尔木市区,有的留在草原,但不变的是,他们都会定期前往长江源进行生态巡护。

虽然不再牧羊,南郎才仁家的收入并未减少。他们可以领取草原补贴,他和妻子还成为了生态管护员,每个月能领工资。这种转型不仅保护了环境,也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02

科技助力:生态监测与基础设施建设

在南郎才仁家里,4米长的取暖炉被摆在客厅中央,屋外还有4块光伏板。这些现代化设施的引入,不仅改善了牧民的生活质量,也为生态保护提供了科技支持。

“以前家里用发电机,电压不稳,很多电器不敢用。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光伏板和蓄电池,电冰箱、电视机都能带得动。”南郎才仁对这些新设备赞不绝口。这些变化背后,是对口援青省份的工作队的辛勤付出。

03

公共服务延伸:让生态保护更有温度

“从去年开始,格尔木市市区到唐古拉山镇通了公交车,下一步听说7个村子都会开通短途公交去往镇上。”南郎才仁的这句话,道出了高原小镇正在发生的可喜变化。

曾经,高原路难行,如今,天路变通途。更难能可贵的是,公共服务正一步步向乡村延伸。这种变化,让牧民们在参与生态保护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

04

三江源国家公园:守护母亲河的绿色屏障

走进位于唐古拉山镇境内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各拉丹冬雪峰东坡的岗加曲巴冰川,从空中俯瞰,层层叠叠的冰塔尤为壮观。“各拉丹东”藏语是“高高尖尖的山峰”,冰峰下有大大小小冰川104条,覆盖面积达790.4平方千米。南北两条呈半弧形的大冰川,一条是南支姜根迪如冰川,海拔为6548米,长12.8千米,宽1.6千米,冰川尾部有5千米长的冰塔林;另一条是北支冰川,长10.1千米,宽1.3千米,尾部有2千米长的冰塔林。这两条大冰川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固体水库,成了长江的发源地。

为了保护这片珍贵的生态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应运而生。中咨公司等机构深入调研,为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出谋划策。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调研组零距离接触高原湿地、高山草甸、冰川雪山,见证了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成效。

05

社会力量参与:构建生态保护共同体

“三江源·沁源行动”是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的典范。该项目自2021年发起以来,围绕“守护净土、净美家乡、焕新传统”三大板块支持三江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2023年,“三江源·沁源行动”在唐古拉山镇建设了“长江1号沁园水站”。这个水站位于海拔4600米的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不仅解决了站内志愿者、工作者的日常饮水所需,还能为往来司机、游客提供饮水补给。更重要的是,它结合“零废宣教站”向人们传播保护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鼓励更多人加入“零废出行”的行列。

06

生态保护的成效与展望

如今的唐古拉山镇,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牧民们从生态的利用者变成了守护者,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加入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强大支持。这片高原圣地,正在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源头一滴水,世界一条江。”长江源头的生态保护,关乎下游数亿人口的饮水健康。唐古拉山镇的实践,为我们展示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的可能性。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条母亲河的源头,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