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厦门话进校园:方言保护的新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厦门话进校园:方言保护的新实践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77742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02A001160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8A0993A00
4.
https://www.bjhwxy.com/detail_5315.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6%BC%A2%E8%AA%9E%E6%96%B9%E8%A8%80%E4%BF%9D%E8%AD%B7
6.
https://jyt.ah.gov.cn/tsdw/ahsyywzgzwyhbgs/zxdt/gzdt/40725601.html
7.
https://alumni.xmu.edu.cn/info/1016/42821.htm
8.
https://tyj.fujian.gov.cn/zwgk/xwzx/sxdt/202406/t20240617_6468732.htm
9.
http://www.shehui.pku.edu.cn/sz/content.aspx?nodeid=1095
10.
https://www.wsp-publishing.com/zh/article/doi/10.12184/wspcyycx2WSP2516-415502.20240803/

近日,厦门市教育局针对闽南话保护传承问题作出答复,引发广泛关注。根据答复内容,当地教育局将针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不同学龄段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闽南话相关教学及活动。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厦门市政府对方言保护的重视,更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文化传承难题。

01

闽南话进校园:厦门的实践与探索

根据厦门市教育局的规划,闽南话进校园将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幼儿园阶段将通过播放闽南话广播、童谣和动画片等方式,鼓励幼儿接触和使用闽南话;小学阶段则利用延时课堂开展闽南话教学,组织文艺活动,并布置相关课后作业;中学阶段则以自愿原则开展相关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和使用闽南话。

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反映了厦门市政府对方言保护的高度重视。然而,闽南话的传承困境早已显现。据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绍,受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化进程影响,本土世代居住居民比例不断降低,闽南话的使用场景日益减少。加之闽南话内部差异大、声腔多样,学习难度较高,使得方言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02

方言保护:文化传承的紧迫课题

方言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每一种方言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记忆和生活智慧。正如厦门话中保留的“卵”(蛋)、“目”(眼睛)等独特词汇,以及从印尼语中吸收的“萨文”(肥皂)等外来词,都是文化交融的生动见证。

然而,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方言保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据统计,全球约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面临消失的威胁。在中国,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许多地方方言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年轻一代对方言的掌握程度也在不断降低。

03

普通话与方言:如何实现和谐共存?

面对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的矛盾,如何实现二者的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杭州临平区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在学校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和校外多使用地方方言交流。这种“校内普通话、校外方言”的模式,既保证了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又为方言传承留出了空间。

此外,通过新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方言进行记录和传播,也是保护方言的重要途径。例如,一些地方通过制作方言纪录片、开发方言学习App等方式,为方言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04

未来展望:让方言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

方言保护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一个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的丰富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强调的,“语言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独特的世界观和文化传统”。

厦门等地推动方言进校园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如何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不让方言成为被遗忘的“乡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些珍贵的“乡音”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让文化的多样性得以延续,让每一种声音都能在时代的大合唱中和谐共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