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绵阳梓潼:丹参产业振兴乡村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绵阳梓潼:丹参产业振兴乡村的秘密

引用
github
4
来源
1.
https://github.com/shuxiao9058/wubi_table_convert_dvorak/blob/master/1.06c_16016.txt
2.
http://www.myrb.net/html/2022/news/12/338224.html
3.
http://kjb.sckjw.com.cn/5d92b2e77678473da119b1482d6e85ae
4.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9006521fb67d45ee977ab6d42e23d327!!wm_id=0a150227426b42eba1bdc262f371d72a

当前,绵阳梓潼县万余亩丹参陆续进入上市时节,田间地头,到处洋溢着一片丰收景象。据统计,2022年,梓潼县共种植丹参15000多亩,预计农户增收超过8000万元。

01

创新种植模式:从单一到复合

梓潼县在丹参种植中探索出多种创新模式,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果树+丹参”套种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立体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还有效提升了丹参品质。

自强镇二洞村建立了3000多亩柑橘基地,在果树间隙套种丹参等中药材。“通过这几年在柑橘园内套种丹参、桔梗等中药材来看,老百姓每亩能够多收入2000到3000元,而且还不影响柑橘产量和品质。”二洞村党委书记贾伟伦说。

02

产业带动效应:从种植到全产业链

梓潼县将中药材产业列入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骨干产业之一,通过土地流转、项目包装、外出推销、项目洽谈等多种形式,按照“政府引导、公司参与、合作社牵头、农户主体”的原则,走“公司+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道路。

目前,全县发展丹参种植的脱贫户有500多户,年收入超过600万元。梓潼县还充分依托“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与“绵阳生物医药产业园”两块金字招牌,积极引进辉氏生物、华西动药、一康制药等十多家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大力推动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建设,带动全县11000多户农户种植中药材。

03

农民增收:从脱贫到致富

在自强镇马迎村,丹参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马迎村主导产业是以中药材发展为主,品种有丹参、桔梗等,比较成熟的是马迎丹参,种植面积有700亩到800亩左右,其中带动脱贫户有15户,户均增收在15000元以上。”马迎村党总支书记黄英江说。

70岁的李仕全老人正在采收丹参,他笑着说:“今年丹参长势不错,预计每亩能收到3000斤以上,收入超过7000元。丹参种的时间在闲时,收丹参的时间挖丹参的时间也在闲时,把农忙的季节都错过了。从地里收了就可以直接拿去卖,现场就能拿到现钱,没有打白条,经济效益还是可以。”

04

未来展望:从梓潼到全国

梓潼县的丹参产业发展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例如,潍坊诸城市皇华镇采取的“公司+基地+农户+客户”运营合作模式,与梓潼县的“合作社+农户”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两地都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合理管理,实现了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梓潼县的模式更注重全产业链发展,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梓潼县还积极引进生物医药企业,推动中药材深加工,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总体来看,梓潼县的丹参产业已经从单纯的种植业发展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未来,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市场开拓的深入,这一产业必将为梓潼县的乡村振兴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