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万石之王的前世今生
田黄石:万石之王的前世今生
田黄石,作为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之王”的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什么是田黄石?
田黄石,是由迪开石为主要组成矿物的矿物集合体,简称田黄。是寿山石中田坑石的主要品种。古称为“黄石”,多取作印材或雕刻小品,至清初,身价倍增,蜚声中外。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人开始采集。按颜色分为田黄石、白田石、红田石、黑田石四大类。田黄石因色黄而得名,质地细腻、温润,萝卜纹细密,条理清晰。主要产地为福建寿山。可从颜色、质地、透明度和纹理方面进行质量评价。颜色以黄为尊,最佳透明度为将透未透的“中庸”状态,油滑透光中杂质越少越好,纯净者为上品。萝卜纹理明显且细致有序为佳,“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的说法正来源于此。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之王”尊号。
田黄石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田黄石,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链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黄御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不要所有珍宝,只将那枚“三链章”缝在棉衣里。至于民间相传,田黄石是女娲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宝石,又说是凤凰鸟蛋所变,还传田黄石可驱灾避邪,藏田黄者能益寿延年等。
清代毛奇龄在《后观石录》中称:“每得一田坑,辄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田黄石中的极品,古时列为贡品,皇族更视为珍宝,乾隆皇帝的御用田黄三链章便为其中典型代表。
田黄石的产地与特征
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中有一条约1千多米长,宽2百多米的山溪,就是田黄石的出产地。它是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长期埋于沙士之中,是“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的石材。田黄石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个地段组成,上坂是靠溪水上游地区,这儿出产的田黄石透明度高,有通灵感,颜色略显微黄的白色调为主。由于上游的水源好,出产的田黄石犹似玻璃一样的光泽明亮。田黄石的上品称“银裹金”和“田白石”,出自上坂区。中坂位于溪河的中间部分,所产之石大多标准而规范,而且石质洁净湿润,色泽浓重,石中的萝卜纹理清晰,田黄石中的“田黄冻石”、“金裹银”、“桔皮红”、“黄金黄”、“枇杷黄”、“鸡油黄”等极品,大多产于此坂。下坂因处坑头一带,缺乏水冲性,故石质透明度较差,多为桐油色、暗赭色,纹理较粗。
田黄石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
一块好的田黄石还须经艺术加工,加工的手法有薄意、浮雕、圆雕和制成方章。田黄石日渐稀少价格扶摇直上,易金三倍之说早已过时。拍卖市场上田黄石价格火爆,一方几十克重的田黄旧印动辄几万、十几万元,件头稍大的上品,可以卖到几十万、上百万元。田黄,这一数百年来一直受文人雅士所喜好的收藏“旧宠”,除了田黄本身蕴含了高雅、品位等文化内涵外,还因为田黄石材稀缺。田黄属传统雕刻石材寿山石中的上品,由于多年的开采,田黄石材已趋枯竭,石材价格猛涨,一两田黄的价格早已比一两黄金高出好几倍。
真的有这么贵吗?
(查完价格)
谁脑子瓦特了买这个?不如买包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