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到敦煌:钟芳蓉的考古人生
从北大到敦煌:钟芳蓉的考古人生
2024年7月,一则面试成绩公示引发了广泛关注:在甘肃省文物局直属事业单位校园招聘中,一位名叫钟芳蓉的考生以92.4分的成绩,位列敦煌研究院石窟考古岗位第一名,成功进入体检环节。这位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即将开启她梦寐以求的考古人生。
从留守女孩到北大才女
四年前,钟芳蓉还是湖南省耒阳市余庆街道同仁村的一名留守女孩。2020年高考,她以676分、全省文科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意外的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这个决定曾引发广泛热议。有人质疑她为何放弃热门专业,选择看似冷门的考古学;有人担心她会因此失去获得高收入的机会。但钟芳蓉的想法很简单:“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
敦煌研究院:考古人的梦想之地
敦煌研究院,这座成立于1944年的文博机构,承载着无数考古人的梦想。其前身是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后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如今的敦煌研究院,已形成“一院六地”的管理和运行格局,拥有1507名职工,是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令人向往的研究院,也曾面临招人难的问题。2022年,敦煌研究院一个考古事业编岗位仅有五六人报名,最终无人应试。原因在于其严格的招聘条件: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这样的高标准,让许多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选择了东部发达地区,而愿意来西北的,又往往因条件限制被拒之门外。
樊锦诗:精神导师的引领
樊锦诗,被誉为“敦煌女儿”,是钟芳蓉的引路人。2020年,得知钟芳蓉的选择后,樊锦诗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委托译林出版社给她寄去了口述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并鼓励她“能够抱定宗旨,不忘初心”。
钟芳蓉连夜回信,表达了自己追随樊锦诗脚步的决心:“樊先生选择了敦煌,选择了坚守,我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考古,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从燕园到莫高窟:梦想照进现实
四年后,钟芳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敦煌研究院的面试,即将正式成为一名敦煌人。她的选择,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坚守,更展现了新一代考古人对文化传承的担当。
在当今社会,选择考古学确实需要勇气和决心。但正如钟芳蓉所说:“每一次挖掘都是发现,都是惊喜。”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坚持梦想,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归处”。
钟芳蓉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历程,更折射出当代青年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她的选择如同一股清流,提醒着我们:有些事业,值得用一生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