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曲园:清代学者俞樾的故居园林
苏州曲园:清代学者俞樾的故居园林
曲园,位于苏州马医科巷43号,是清代著名学者俞樾的故居。这座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曲园不仅展示了俞樾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还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追求。
曲园的边门
曲园的正门
进门处挂着“探花及第”匾额。俞樾的孙子俞陛云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了探花。
探花及第匾下是《春在堂图》
进入第一进院中,左手边有门,进入其中,右手边是小竹里馆
小竹里馆中的匾额是:小竹里馆,两边的楹联是:风送竹声来曲院,月移华景下回廊。俞樾的孙子俞陛云就是在这里读书,然后高中探花的。小竹里馆平时不开,恰逢当天内中有活动,得以进入拍摄
正对小竹里馆的是边门,旁边有一片竹林
回到第一进院中,正前方是轿厅
进入轿厅,内中的匾额是:德清俞太史著书之庐 - 合肥李鸿章题,两边的楹联是:太史有书能著录,子云于世不邀名
两边墙上是俞樾生平的介绍,选取其中一幅
轿厅的后门是砖雕门楼,题额是:金干玉桢,这里指的是园中的金桂和白玉兰
正对砖雕门楼的是乐知堂
乐知堂中前侧的抱柱联是:且住为佳何必园林穷胜事,集思广益岂惟风月助清谈
乐知堂中的匾额是:乐知堂,外侧的楹联是: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内侧的楹联是:积累譬为山得寸则寸得尺则尺,功修无幸获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正中是俞樾的画像
乐知堂内左转,进入下一个院落。左手边墙角看白玉兰 摄于2024-03-10
右手边墙上有《勒石曲园记》,但反光太严重了无法展现《勒石曲园记》的内容,遂放弃
对面院墙前有一株腊梅,腊梅上悬挂的红色福字斗方依旧在,只是花已谢,新叶已萌发 摄于2024-04-13
院中左手边的房间是空关的
院中右手边的房间是春在堂
春在堂中的匾额是:春在堂 - 荫甫仁弟馆丈以春在名其堂 盖追忆昔年廷试落花之句 即仆与君相知始也 廿载重逢 书以识之 曾国藩,当中墙上是《春在堂记故事》。俞樾在保和殿复试时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的首句是:落花春仍在,为阅卷官曾国藩所赞赏,擢俞樾为第一,这也是春在堂名称的由来
两边的楹联是: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欤
从左侧穿过春在堂进入后花园,右手边是认春轩
沿右手边向前有假山
假山上的木香花 摄于2024-04-13
假山中部,旁边有一株紫玉兰 摄于2024-04-07
边上池边有紫堇 摄于2024-04-07
再向前,假山上有个半亭
亭中的匾额是:回峰阁
再向前,有猫,牡丹花和绣球花 摄于2024-04-07
回到后花园入口处,左手边是书画长廊。内中有俞樾的书法《枫桥夜泊》
《与王補(补)帆亲家》 俞樾不忍看蚕死因此不种桑树不穿丝质衣服,蔬果中有虫在后花园放生,虽未必能活,但只要我没看到虫死就好... 内容笑死
书画长廊中部有个半亭
亭中的匾额是:曲水亭
曲水亭中这幅是俞樾亲家彭玉麟的《梅花图》,原作在杭州俞楼,这里的是复刻版。彭玉麟的梅花被称为 兵家梅花,与郑板桥的 墨竹 合称为清代画坛的 两绝
过曲水亭,书画长廊中有《谋侵运》,说的是俞樾借书,从衬纸中得27字,疑是秦碑,及其后续考证的事。从这件事可见俞樾的治学态度
过书画长廊后右转向前走到尽头,右手边墙上有《曲园遗诗》
边上是俞樾著名的 曲园临终十别诗 的一部分
最后补一张曲园整修之前墙上的画,新整修后之前的字画均不见踪影 摄于 2023-06-23
到访日期:2023-06-23,2024-03-10,2024-04-07,2024-04-13,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