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探1900》:中国侦探小说复兴的序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探1900》:中国侦探小说复兴的序章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1A015RA00
2.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64549305f1/06dfcd08ba.shtml
3.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896905.html
4.
https://m.thepaper.cn/detail/27338693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1A00YV400
6.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742716/
7.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5A024IO00
8.
http://www.cnpubg.com/news/2024/0306/63575.shtml

2025年春节档,电影《唐探1900》以18亿元的票房成绩惊艳亮相,不仅延续了“唐探”系列的票房神话,更引发了人们对侦探小说这一文学类型的重新关注。这部电影的成功,是否预示着中国侦探小说将迎来新的复兴?让我们从历史的脉络中寻找答案。

01

从晚清到当代:中国侦探小说的百年历程

中国侦探小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时务报》第六期上刊登了侦探小说《英包探勘盗密约案》,里面的大侦探“歇洛克·呵尔唔斯”和助手“滑震医生”,后来更多地被翻译成“夏洛克·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随着这篇福尔摩斯探案小说的译介,侦探小说正式进入中国。

十年之后,在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中,地方官员破案无能,小说主角老残被力邀出马查案,说客白子寿鼓励道:“你想,这种奇案岂是寻常差人能办的事?不得已才请教你这个福尔摩斯呢!”此时,“福尔摩斯”已经作为“神探”的代名词在小说中使用,可想而知相关小说当时有多流行。

如果把推动这股潮流的人拉一个清单,里面会出现这些今天人们熟悉的名字:林纾、周作人、刘半农、包天笑、周瘦鹃……他们为中国新文学运动所作的贡献无可替代,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都曾经翻译过侦探小说。

为什么是侦探小说?当时的推手程小青把这种文学类型看成“一种化装的通俗科学教科书”。具体说来,早期侦探小说就不借助“鬼神托梦”“阴风之路”等超自然力量来破案,一切情节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因果逻辑;同时,小说中的侦探在推理出真凶之后,仍需要将其交给警察、绳之以法,而不能直接杀之而后快。也就是说,侦探小说是一种通俗文学,更是一种现代文学,其中的故事不断演绎着身为现代人所应该具备的科学、理性、法治、正义等基本观念。

到了1920年代,中国侦探小说发展进入到繁盛时期。众多侦探小说译者和作者由苏州、杭州等地汇聚上海,除了译介、创作侦探小说,还设立“小说专修学校”、拍摄国产侦探电影。当时的《申报》《新闻报》《礼拜六》《半月》等几乎所有重要的报纸杂志上都连载过侦探小说作品,甚至开设过侦探小说的固定栏目。1923年,中国第一本侦探小说专门性杂志《侦探世界》由上海世界书局正式推出,本土侦探小说IP“霍桑探案”“侠盗鲁平”“李飞探案”“胡闲探案”荟萃一时。

可以说,中国侦探小说用二三十年的时间追上了世界脚步。截至中国创办《侦探世界》的1923年,日后开启欧美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和约翰·迪克森·卡尔,或是刚刚崭露头角,或是仍在酝酿处女作;日本侦探小说巨匠江户川乱步也要到1925年才进入自己的短篇小说创作爆发期。

历史的岔路口也在此时出现,从北伐战争开始,中国侦探小说在战乱中渐渐掉队,西方则迎来侦探小说“黄金时代”。外国读者最熟悉的中国侦探人物狄仁杰和陈查理,其实分别是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和美国侦探小说家比格斯写火的。

1980年代,“福尔摩斯”又来了。小学生吴非自己去书店里挑书,他人生中第一次自主的阅读选择是推理小说,其中有群众出版社出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几年后,初中生时晨也买了这套《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一本,被《血字的研究》吸引:“当我看到福尔摩斯对华生说出那句名言——‘你来自阿富汗’时,后面紧跟着的是福尔摩斯的演绎推理。我第一次坠入了推理小说的漩涡之中。”时晨向南方周末回忆。

吴非后来走上了侦探小说的译介与创作道路,他的短篇小说《和骑士度过的那一夜》于2019年发表在欧美殿堂级侦探小说杂志EQMM上,成为最早在EQMM发表小说的中国内地作者。时晨不仅成为悬疑推理小说作家,还开设了中国唯一一家推理类主题书店“谜芸馆”,成为“推理迷”交流的重要实体空间。

吴非和时晨们能在书店看到《福尔摩斯探案集》,源于改革开放后对大量外国文学作品的重新引进,以及国内图书文化市场的恢复和建设。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波折后,中国侦探小说迎来又一轮发展机遇。

此时,这个文学类型已经扩展为悬疑推理小说,相关平台和阵地纷纷浮现。比如学生社团组织。推理小说作家陆秋槎就曾在复旦推理社团待过六年,从大学二年级延续到硕士毕业。由于高校推理社团的经历,陆秋槎此后的旅日写作,能够迅速被当地读者接受和欢迎。比如日本推理小说作家特别钟爱的“推理迷的青春”这一类题材,陆秋槎就得心应手。在高校BBS上,当时还是复旦大学学生的吴非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推理迷”好友。他向南方周末回忆:“那是在2003年10月,我大三,在全国各个高校BBS推理版上广发‘英雄帖’,最后找到了清华、北大、南大、上交和上师大几所高校的推理爱好者,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高校BBS推理大赛’。”

又如文学杂志,从1980年代《啄木鸟》《剑与盾》《蓝盾》等有官方背景的公安文学杂志,到2000年之后的《推理》《推理世界》《最推理》等更多依靠市场导向的推理小说刊物,培育了一大批中国本土的侦探小说创作者。时晨向南方周末回忆:“我是在《推理志》上看到了一篇王稼骏的短篇推理小说,觉得自己也有信心写出和他们一样水准的小说,于是就写了一篇去投稿。这篇稿子后来被《推理志》刊登了,还寄给了我一张600元的汇款单,这对于当时还在上大学的我来说是一笔‘巨款’,也是我生平的第一笔稿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天涯论坛”也一度成为重要的推理小说平台。当时上面发表的推理小说数量不多,但几位作者如今都是国内顶尖推理小说作家——雷米(《心理罪》)、周浩晖(刑警罗飞系列)、秦明(法医秦明系列)、紫金陈(《隐秘的角落》原著《坏小孩》)。“我的很多写作习惯都与当年在天涯社区以网络文学的方式

02

《唐探1900》: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唐探1900》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传统侦探小说元素的继承和创新。导演陈思诚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他从小就接触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金庸的武侠小说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这些阅读经历对他后来的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唐探1900》中,观众可以看到经典的本格推理元素:密室杀人、不可能犯罪、精妙的诡计设计。同时,电影又超越了单纯的案件侦破,将故事置于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华人移民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这种对大时代与个体命运关系的思考,正是中国侦探小说区别于西方同类作品的重要特征。

03

当前中国侦探小说的现状与挑战

尽管《唐探1900》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中国侦探小说的整体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卢冶教授指出,虽然推理元素在综艺、剧集等领域广泛运用,但推理文学本身仍显小众,存在“次生感”。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化基因来看,中国人似乎更倾向于权谋而非单纯的逻辑推理。在金庸的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权谋、家国大事和个人悲剧的交织,这种模式深深影响了中国读者的审美偏好。相比之下,西方侦探小说中那种上帝视角的旁观者推理,在中国读者眼中显得不够接地气。

此外,中国侦探小说的商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学界研究也相对薄弱。虽然有紫金陈、周浩晖等优秀作家涌现,但尚未形成足以带动整个类型发展的现象级作品。相比之下,科幻文学在《三体》热的推动下,已经获得了较高的文学地位和商业价值。

04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唐探1900》的成功无疑为中国侦探小说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是一部娱乐性极强的商业电影,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反思的作品。通过这部电影,新一代读者有机会接触到侦探小说这一文学类型,了解其独特的魅力。

然而,要实现真正的复兴,中国侦探小说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首先,作家们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探索新的叙事方式和主题。其次,出版业和文学批评界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帮助这一类型文学获得更高的社会认知度。最后,读者群体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欣赏侦探小说,这一文学类型才能真正繁荣发展。

《唐探1900》的成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国侦探小说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侦探小说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阶段,为世界文学贡献更多优秀的作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