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校园流感防控指南,这些要点请收好
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校园流感防控指南,这些要点请收好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流感病毒又开始活跃起来。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是流感传播的高风险区域。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了关于校园流感防控措施的健康提醒,专家李金儒建议学校实施每日晨检制度、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并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和教职工普及流感预防知识。
学校应该这样做
加强健康监测:实施每日晨检制度,及时发现具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在校师生,及时进行隔离,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对于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了解其健康状况,做好登记工作。对于疑似流感的师生,建议其居家休息并及时就医。
保持环境清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定期对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加强日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换气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确保教室、活动室等公共场所有良好的通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
开展健康教育:通过班会、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向在校学生和教职工普及流感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鼓励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内服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做好应急准备: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制定流感疫情应急预案,一旦发现流感疫情,能够迅速采取隔离、消毒、停课等措施。学校及托幼机构在发现疑似流感聚集性疫情时,应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和辖区疾控中心,积极配合疾控部门落实症状监测、病例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
老师应该这样做
做好教育引导:老师的行为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老师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戴口罩、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做好家校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与家长分享学校的流感防控措施和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有流感症状的学生时,及时通知家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鼓励家长在家中也采取相应的流感预防措施,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减少人群聚集: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减少或避免室内大型集会或活动。如需进行,尽量选择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
学生应该这样做
养成卫生习惯:当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等公共场所时,应科学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注意手部卫生,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和触摸公共物品后及时用流动水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保持健康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均衡膳食,不挑食不偏食,多吃蔬菜水果,提高免疫力。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进行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做好自我监测: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具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的人员,以防交叉感染。关注自身健康状态,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告知老师和家长,避免带病上课。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肥胖者(BMI>30)和孕妇等高危人群一旦感染流感,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特别是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治疗效果最佳。
流感虽然常见,但绝不可掉以轻心。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流感带来的健康威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