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守护文化遗产:从修复到传播的科技革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守护文化遗产:从修复到传播的科技革命

引用
大公网
14
来源
1.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11/2024/0215/942542.html
2.
https://business.cctv.com/2024/05/16/ARTIUqxw2v0vkcFtL96gE4jl240516.shtml
3.
http://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9-13/doc-incnyqcu9097985.shtml
4.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11/doc-incyzqpz4365835.shtml
5.
https://yaotai.163.com/cs/news/SsILeY0Bm1p-cBRURiq1.html
6.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5/0106/c404214-40395736.html
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4011122456044979
8.
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406/06/WS66617077a3109f7860de0d61.html
9.
https://www.yicai.com/news/102302869.html
10.
http://www.news.cn/tech/20241021/1432ae80e69046dc9b82aa7b995c274b/c.html
11.
https://www.ultralytics.com/zh/blog/ai-in-archaeology-paves-the-way-for-new-discoveries
12.
https://www.cssn.cn/skgz/202501/t20250109_5832193.shtml
13.
https://www.tisi.org/30361/
14.
https://www.ultralytics.com/zh/blog/ai-in-art-and-cultural-heritage-conservation

近日,在广东珠海举行的“知往鉴来:人工智能在考古与文化遗产中的前沿应用珠海论坛”上,来自多个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新机遇。专家们表示,AI技术正为考古研究注入活力,从数据处理到遗址文物分析,再到古文字解读等多个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前景。

01

AI助力文物修复:让千年古迹重焕新生

在文物修复领域,AI技术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应县木塔为例,这座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的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由于历史原因,木塔已出现严重损伤,游客无法登塔参观。为解决这一问题,联想集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开发了基于空间计算AIGC的文遗保护解决方案。

该方案利用AI技术对木塔外观进行扫描,并结合神经辐射场(NeRF)技术实现高效、高拟真还原。如今,游客通过XR设备就能身临其境地“进入”塔中,纵览木塔千年奇观,甚至可以在梁思成、老僧等角色的带领下游览木塔,体验并了解木塔的前世今生。

在三星堆文物修复中,AI技术同样大显身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合作,利用AI智能计算分析文物的三维模型,完成“数字拼接”。例如,一件通高1.589米的“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就是通过AI技术将出自不同考古区域的文物碎片拼接而成。这一过程包括特征提取、匹配度计算、矫形手术和补全算法等多个步骤,不仅提高了修复效率,还为专家提供了多种修复方案参考。

02

AI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让古籍重现昔日辉煌

在文化遗产数字化方面,AI技术同样展现出巨大潜力。合合信息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了利用AIGC技术修复损毁“敦煌遗书”的成果。通过精准修复古籍的字形、颜色及背景,让千年古卷重焕新生。

这一技术不仅应用于古籍修复,还被推广到日常文档处理中。合合信息旗下的扫描全能王APP支持41种语言识别,成为全球用户信赖的文档处理工具。特别是在今年入境游热潮中,扫描全能王推出的“扫描证件——护照”功能,为外国游客办理签证等业务提供了极大便利。

03

AI赋能考古发掘:让历史遗迹重见天日

在考古发掘领域,AI技术正帮助考古学家发现更多隐藏的历史遗迹。例如,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考古学家在尤卡坦半岛发现了6万多个以前不为人知的古玛雅考古遗址。这些遗址都隐藏在茂密的植被之下,传统方法很难发现。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考古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文物、绘制古遗址地图,甚至重建历史结构。例如,莱斯特大学的Arch-I-Scan项目利用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来自动识别和记录陶器碎片的细节。该系统可以分析来自手持设备的照片,并根据大小、形状、设计和纹理对文物进行分类。

在水下考古领域,人工智能也在发挥重要作用。意大利海岸附近的古罗马城市拜厄(Baiae)遗址,WSense公司开发的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声学调制解调器和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海底遗迹,帮助潜水员在水下交流和导航。

04

AI创新文化传播:让传统文化触手可及

在文化传播方面,AI技术正为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翅膀。通过AIGC技术,可以创作出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影视和出版作品。例如,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传统绘画风格样式、民间艺术形象(如剪纸、皮影戏)进行分析重构以及动态化处理,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智能机器人在博物馆中担任“历史百事通”,对文物渊源、历史背景对答如流,消除观众的疑惑。在教育领域,AI技术已经深入课程设计,重塑了教学模式。例如,中文专业可以用AI解析诗歌格律对诗歌创作进行教学;在历史学专业中,历史大数据研究是借助数字人文工具进行的。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元、更便捷的接触文化遗产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