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3D打印让文物重现昔日风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3D打印让文物重现昔日风采

引用
腾讯
7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5A0819K00
2.
https://news.nwu.edu.cn/info/1004/25394.htm
3.
https://www.univercitycentral.com/wenwubaohu/140-21.html
4.
http://m.cnwest.com/sxxw/a/2024/09/09/22774073.html
5.
https://nanjixiong.com/thread-74465-1-1.html
6.
https://www.nothton.com/industry/13
7.
https://www.renishaw.com.cn/zh/50-years-since-the-discovery-of-the-qin-terracotta-warriors--48638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为文物修复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高精度扫描和打印,不仅能够精确复原文物的原始形态,还能避免传统修复方法可能带来的二次损伤。这种科技与文化的结合,让珍贵文物得以重现昔日风采。

01

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精度复制:通过三维扫描获取文物的精确数据后,3D打印可以制作出几乎与原物一模一样的复制品。这对于严重损毁或缺失部分的文物尤为重要,例如古代雕塑的修复。

  1. 缩短修复时间:相比传统方法,3D打印显著提高了修复效率。修复人员只需将扫描数据输入打印机即可快速获得修复部件,大幅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2. 可逆性与调整能力:3D打印的修复过程具有高度灵活性。如果初次修复效果不佳,可以重新打印并调整,直至达到最佳状态,同时避免对文物造成不可逆损害。

  3. 材料多样性:3D打印支持多种材料(如塑料、金属和陶瓷),可根据文物材质选择最合适的材料进行修复,确保修复件与原件的高度匹配。

02

具体案例分析

古人面貌复原

西北大学科研团队利用3D扫描和打印技术,成功复原了多位古人的面貌。例如,唐高祖李渊五世孙女李倕的面貌复原,就是先把颅骨扫描后输入计算机里建立颅骨模型,然后在颅面数据库取出20到25岁现代女性颅面软组织的均值给她“长出”软组织,再附着上相应的发型等,复原其相貌。

疑似秦始皇的王子和嫔妃面貌复原

在秦始皇帝陵陵园外城的上焦村,考古人员共发现了17座陪葬墓,这些墓主人都是秦朝惨遭杀害的王子和公主,他们去世时大多仅有一二十岁。其中出土的一个颅骨,右颞骨中发现一枚青铜箭头,其身份很可能是一位王子。该颅骨的下颌骨向前凸出,表现出十分痛苦和惊恐的模样,有可能是在玩耍时惨遭射杀。

秦吏“喜”的头像复原

湖北省博物馆利用3D打印技术,首次还原了两千多年前秦吏“喜”的头像。研究团队依据“喜”的头骨,通过二维线性测量和三维全景照相技术采集到精确数据,利用重建后的高精度颅骨三维模型进行系统、精确分析其颅面部特征。最终还原“喜”头像。

03

未来展望

尽管目前存在一些挑战,如材料选择和技术成本问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3D打印在文化遗产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它有望实现更高精度的复制,并开发更多适合修复的材料,为文物保护提供更大助力。

总体而言,3D打印技术凭借其高精度、高效性和灵活性,已成为文化遗产修复领域的重要工具,推动了文物修复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