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熬夜党必看!这些保健品真的有用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熬夜党必看!这些保健品真的有用吗?

引用
腾讯
7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6A03BF000
2.
https://www.elle.com/tw/beauty/health/g46786017/nutrition-after-fatigue/
3.
https://finance.sina.cn/2024-03-21/detail-inapasyp4941967.d.html?oid=mx%E4%BD%93%E8%82%B2%E6%9D%83%E5%A8%81%E5%A4%A7%E5%85%A8%E4%B8%8B%E6%B3%A8%E5%A4%A7%E5%85%A8%E7%BD%91(JPQ7.CC).bxg&vt=4&cid=76524&node_id=76524
4.
https://www.topcashback.cn/blog/2024supplement/
5.
https://finance.sina.cn/2024-03-02/detail-inakxyew8940828.d.html
6.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beauty/health-fitness/81642
7.
https://www.yucheng-mlm.com/archives/2975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熬夜已成为许多人的常态。为了缓解熬夜带来的身体不适,各种保健品应运而生。然而,这些保健品是否真的有效?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01

熬夜对身体的影响

长期熬夜对身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1. 免疫系统受损:熬夜会扰乱生物钟,影响内分泌功能,降低免疫力。研究显示,连续熬夜4天可使小鼠死亡率高达80%,原因是睡眠剥夺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从而损伤多器官并危及生命。

  2. 记忆力下降与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修复负责记忆的细胞,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和反应迟钝等问题。

  3. 皮肤问题:熬夜会导致皮肤干燥、暗沉、长痘及黑眼圈加重等,加速皮肤老化。

  4. 视力下降:长时间用眼会使眼睛疲劳,甚至引发干眼症或视物模糊。

  5. 情绪波动:缺乏睡眠可能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日常生活。

02

市面上常见的熬夜保健品

目前市面上针对熬夜人群的保健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

  1. 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这是最常见的一类保健品,约四成服用保健品的人都在使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2. 鱼油: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睡眠质量。

  3.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减轻熬夜带来的身体疲劳。

  4. 益生菌:改善肠道微生态,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5. 其他特殊保健品:如红参液、酵素、绿茶阻断片、玻尿酸口服液、红石榴、葡萄籽、NMN、NAC、谷胱甘肽等,这些产品往往宣称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但科学依据参差不齐。

03

科学的营养补充建议

对于熬夜人群来说,科学的营养补充应该建立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

  1. 三大营养素的补充:每餐都要确保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脂质和蛋白质。这些基础营养素是维持体力和健康的关键。

  2. 抗氧化剂类保健品:当工作太累想增加体能与耐力时,可以考虑补充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儿茶素、花青素、白藜芦醇、维生素ACE、硒等。

  3. 熬夜后的营养补充

    • 补充优质蛋白,帮助身体修复
    • 选择低升糖碳水化合物,避免血糖波动
    • 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4. 护肝保健品:熬夜容易加重肝脏负担,可以考虑补充姜黄、B族维生素、鱼油等具有护肝作用的保健品。

04

理性看待助眠保健品

目前市面上一些宣称具有助眠功能的保健品,如γ-氨基丁酸软糖,其实际效果缺乏科学依据。医学专家指出:

  • γ-氨基丁酸虽然是一种抑制型神经递质,但口服摄入的效用很低,且缺乏循证医学支持
  • 这类产品属于食品范畴,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 调整作息习惯才是改善睡眠的根本方法

总之,熬夜带来的健康隐患不容忽视,但单纯依靠保健品并不能完全弥补熬夜对身体的损害。最根本的解决方案还是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在不得不熬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科学的营养补充来缓解身体不适,但不应过分依赖保健品。记住,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