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河淌水》和《幸福花山》:云南民族文化传承新亮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河淌水》和《幸福花山》:云南民族文化传承新亮点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8%89%BA%E6%B6%B5/59193511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1A05CKG00
3.
https://view.inews.qq.com/a/20250115A07Q9S00
4.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227914853.html
5.
https://m.tianqijun.com/video/detail/31518.html
6.
http://shenzhen.sina.cn/news/2024-02-27/detail-inaknhxh3555670.d.html?from=qudao
7.
https://www.lsz.gov.cn/jrls/bmdt/202412/t20241226_2773409.html

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期间,云南两部民族文艺作品《小河淌水》和《幸福花山》通过国家民委网站和央视网展播,展现了云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两部作品不仅体现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还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进行了展现和升华,成为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新亮点。

01

《小河淌水》:云南民族文化的创新演绎

《小河淌水》是云南省首个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歌剧项目,由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该剧以云南民族传统文化为素材,融合了《小河淌水》等经典民歌元素,通过歌剧这一西方艺术形式进行创新演绎。

《小河淌水》民歌诞生于1947年春,由云南弥渡人尹宜公先生在家乡民歌的基础上整理改编填词而成。歌曲以超然地域环境的追求人性之美,感动了每一个人。弥渡的自然条件和人文风景,构成了弥渡山地民族“隔箐叫得应,见面走一天”的生活环境,也养成了弥渡人“唱山歌、对调子”的自娱习俗。

歌剧《小河淌水》在创作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云南民族音乐元素,还通过现代作曲技法和舞台呈现手段,为传统音乐注入了新的艺术生命力。这种创新性的艺术实践,既是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突破。

02

《幸福花山》:展现“西畴精神”的民族舞剧

舞剧《幸福花山》由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创作,以展现“西畴精神”为核心。该剧通过舞蹈艺术的形式,生动诠释了文山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奋斗精神。

“西畴精神”源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西畴县是一个集“老、少、边、穷、战”为一体的特殊县份,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困的挑战,西畴人民发扬“苦干实干、战天斗地、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创造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经验。这种精神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成为云南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

《幸福花山》通过舞蹈艺术的形式,将“西畴精神”具象化,展现了文山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奋斗历程。该剧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一次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03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探索

《小河淌水》和《幸福花山》的成功,体现了云南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创新探索。云南省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优秀文化项目、举办非遗研修活动等方式,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云南省实施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旨在扶持100个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项目和100个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带头人。同时,通过举办实地考察与数据分析研修营,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唱法等传统艺术,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云南还通过项目扶持和非遗研修等方式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例如,云南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优秀文化的保护和精品项目的打造,举办实地考察与数据分析研修营,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唱法等传统艺术。

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小河淌水》和《幸福花山》所展现的,云南的民族文化正在以创新的方式融入当代艺术,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