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融合”特展:302件文物讲述南北朝文化交融史
“新的融合”特展:302件文物讲述南北朝文化交融史
“新的融合——南北朝历史文化特展”正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多功能展厅展出,展期将持续至12月15日。此次展览汇聚了来自河北、山西、河南、江苏等地十余家文博机构的302件(套)珍贵文物,通过“南北并峙”“胡汉融合”“中外交流”三个主题板块,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化及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
南北并峙:军事对抗中的文化交融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南北政权长期并立对峙的局面,也是中国文化史上“南”“北”观念初次形成的时代。尽管军事对抗、权力争斗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但这种激烈的冲突中却蕴涵着促进南北融合、走向统一的巨大力量。
南朝铜弩机(南京市博物总馆藏)是这一时期军事技术发展的见证。这种大型床弩在都城南京的城防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北魏釉陶鸡冠帽骑马俑(大同市博物馆藏)则展现了重骑兵在中古时期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胡汉融合:民族认同的形成
南北朝时期,胡汉关系深刻地镶嵌到南北关系之中。经过长期冲突、对抗,各民族之间逐渐磨合并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中华”这一新的民族认同。
北魏彩绘陶俑(偃师商城博物馆藏)展现了这一时期服饰文化的变迁。南朝士人以宽衣大袖、褒衣博带为时尚,妇女流行窄袖紧身、上俭下丰的款式,这些都对北魏洛阳时代的衣冠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外交流:丝绸之路的文化互鉴
南北朝时期是丝绸之路上不同民族与部族迁徙辗转、互动交融的重要时期。通过贸易往来与宗教传播,中华大地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南朝宋玻璃碗(句容市博物馆藏)具有典型的萨珊玻璃风格,是当时中外贸易的重要见证。而北齐青釉兽面纹尊(山西博物院藏)则运用了大量莲花等佛教元素的纹饰,反映了佛教文化的盛行。
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化,更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延绵性。通过这些珍贵文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动荡而又充满活力的时代,感受不同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共同塑造出的璀璨文明。
观展指南
展览名称:新的融合——南北朝历史文化特展
展览地点: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多功能展厅
展览时间:2024年7月24日至12月15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8:00(16:30停止售票),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