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同刀削面入选省级非遗:千年匠心的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同刀削面入选省级非遗:千年匠心的传承

引用
搜狐
6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0910214_121911505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3L8OF40514R9KQ.html
3.
https://post.smzdm.com/p/a5xporlx/
4.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4329338/
5.
http://www.jzxww.com.cn/conn/2024-07/02/content_256023.htm
6.
https://www.baike.com/wikiid/7153549483930058766

近日,大同刀削面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作为大同知名的特色美食之一,大同刀削面不仅深受当地人喜爱,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品尝。这道有着1600多年历史传承的面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细的制作工艺,成为了大同市的一张美食名片。

01

历史渊源:千年的文化传承

大同刀削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最早见于《魏氏春秋》的记载。关于刀削面的起源,流传着多个版本的传说。

一种说法是,刀削面起源于元朝。相传在蒙古鞑靼统治时期,为了防止汉人反抗,统治者没收了各家各户的金属器皿,并规定十户共用一把厨刀。一位老婆婆在做面时发现刀被别人取走,只好用捡到的一块薄铁皮来切面。她将面团放在木板上,用铁皮“砍”出面条,这种独特的制作方法逐渐流传开来,演变成了今天的刀削面。

另一种说法则将刀削面的起源追溯到唐朝。据传,这道面食是由唐朝驸马柴绍发明的。柴绍常年征战沙场,条件艰苦,没有合适的厨房工具。于是,他灵机一动,用刀来削面片,这一做法逐渐流传开来。因此,刀削面也被称为“驸马面”。

02

独特工艺:匠人精神的体现

大同刀削面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全凭刀削而得名。制作时,厨师使用特制的弧形削刀,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削到开水锅里。削出的面条中厚边薄,形似柳叶,棱锋分明,每条长达21厘米左右,厚薄均匀。

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要求厨师具备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高手们每分钟能削上百刀,面条长短宽窄一致,厚薄均匀,煮熟后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观看刀削面的制作过程,更是一场视觉盛宴。削面师傅们手法娴熟,动作流畅,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彩的表演。

03

文化价值:不只是美食

大同刀削面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见证了大同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承载着无数大同人的记忆与情感。对于大同人来说,刀削面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乡愁,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心中始终惦记着那一碗熟悉的味道。

同时,刀削面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他们在品尝这道地道的大同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大同刀削面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口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此次入选省级非遗,不仅是对大同刀削面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可,也将进一步推动这一传统美食的保护与发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门传统手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继续书写着属于它的传奇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