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遭遇排片危机,中国电影的未来在哪里?
《蛟龙行动》遭遇排片危机,中国电影的未来在哪里?
2025年春节档,一部耗资巨大的国产军事动作片《蛟龙行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部由林超贤执导、黄轩主演的电影,虽然在制作上不惜工本,但上映后却只获得了6.7%的排片占比,远低于其他竞争对手。更令人担忧的是,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6.6分,这显然与其实际品质不符。
《蛟龙行动》是《红海行动》的续集,也是中国首部潜艇题材电影。为了呈现真实的潜艇大战,片方不惜重金,1:1打造了长达120米的“龙鲸号”潜艇。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从指挥舱到生活舱,甚至厨房里的每一个按钮都可以实际操作。为了更好地模拟深海环境,剧组还专门挖了一个18米深的水库。这些投入和用心,都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最真实的观影体验。
然而,这样一部诚意满满的作品,却在上映后遭遇了重重困境。除了排片占比低之外,电影还面临着恶意差评的困扰。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路演活动中表示,很多一星评价都是“黑水”所为,他呼吁观众能够理性评价这部电影。
《蛟龙行动》的遭遇,折射出中国电影市场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持续低迷,2024年全年票房比2023年减少了124亿元,观影人次更是减少了2亿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优质电影的缺失无疑会进一步加剧观众的流失。正如于冬所说:“只有重工业电影,才能救中国电影。”
《蛟龙行动》的困境,不仅仅是博纳影业的困境,更是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困境。如果这样一部耗资巨大、制作精良的电影都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那么未来谁还会愿意投资这样的电影?长此以往,中国电影将失去与短视频、网剧等新兴娱乐形式竞争的能力,观众也将逐渐流失。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电影的未来在哪里?是继续沉溺于流量和IP,还是真正下功夫制作高质量的电影?《蛟龙行动》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这部电影虽然在剧情上可能有所不足,但其在制作上的用心和诚意是有目共睹的。它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也体现了中国电影人追求卓越的精神。
现在,《蛟龙行动》的命运掌握在每一个观众手中。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不妨在豆瓣上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如果你还没有看过,不妨走进影院,亲自感受这部来之不易的作品。毕竟,支持优质电影,就是在支持中国电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