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民营经济撑起就业半边天
德州市民营经济撑起就业半边天
近日,德州市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州市民营经济持续壮大,不仅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亮点,还吸纳了全市3成以上的就业人员。2017年,全市民营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2.2%,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6.6%。此外,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26.64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32%,同比增长15.6%。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德州市民营经济正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策支持: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德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工作机制、建设专业队伍、统筹招商载体等措施,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2024年,全市新签约内资招商项目168个,签约金额791亿元,为全市扩投资形成有力支撑。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打造市场监管“工具箱”、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全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全省率先推出覆盖执法全流程的标准化执法工作体系,梳理制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清单,2024年以来,我市市场监管领域免罚轻罚案件951件,免罚金额1676万元。大力扶持个体户发展,建立企业生命全周期梯度培育体系,开展“个体工商户金融伙伴育苗三年专项行动”,提供贷款金额45.46亿元。
标准化建设:提升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
德州市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出台《德州市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3个标准化试点被列入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公示名单。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共130项。积极推动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截至目前,指导帮扶1263家企业。
未来展望:民营经济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德州市将深入贯彻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以构建风险会商、抽检检查、执法办案“三大体系”为抓手,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二是以建设国家空调通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德州市质量基础设施(NQI)平台等高能级专业平台为抓手,打造市场监管质量服务“工具箱”。三是以建好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等国家级试点为契机,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促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四是创新监管模式,优化市场发展环境。
德州市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德州市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