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安徽黄山:徽州文化的活态传承
探访安徽黄山:徽州文化的活态传承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句流传已久的诗句,道出了徽州独特的魅力。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黄山市不仅是自然风光的瑰宝,更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千年古镇里传承着独特的民俗文化,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处雕花都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徽州文化,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派建筑以白墙黛瓦、马头墙为特色,融合了砖雕、木雕、石雕等精湛工艺,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宏村、西递等古村落,以其精美的建筑布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除了建筑,徽州文化还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每年春节期间,瞻淇村的非遗鱼灯表演吸引着众多游客。一盏盏鱼灯在夜色中舞动,仿佛一群灵动的鱼儿在人群中穿梭,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文旅融合:传统村落的新生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黄山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宏村为例,当地政府通过文旅融合模式,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游客不仅能欣赏古村落的建筑之美,还能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如徽州刺绣、竹艺体验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黄山市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游客的出行条件。同时,鼓励和引导民宿发展,提升乡村民宿品质和服务质量。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创新传承:让文化活起来
黄山市积极推动徽州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实施徽学研究提升、徽州文书馆藏、徽剧振兴等工程,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2024年,黄山市获批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入选全国首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集中连片保护修缮整县推进试点,展现了当地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
在屯溪老街、歙县徽州府衙等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保护、传承、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和名人故事,建立历史文化街区数据库,推动街区功能完善、业态丰富、展陈出彩,将历史建筑、文化遗址和景区景点串联起来,打造兼具文化味、烟火气和现代时尚元素的历史文化街区,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互动。
民宿里的文化体验
走进徽州古城的特色民宿,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新安山居·月栖溪市隐亼的天井大床房,古朴又不失现代的装修风格,处处可见手工鱼灯装饰,体现了民宿主理人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在这里,游客不仅能享受到舒适的住宿,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徽州美食,体验传统的茶艺文化。
在呈坎古镇,一家由明代国保古建改造而成的民宿,与素有“江南第一祠”之称的宝纶阁为邻。民宿内的家具、字画,以及各个角落摆放的器物,多来自明清民国时期,最早的可追溯到汉代,传递着古雅之趣、岁月之美。住在这里,仿佛置身于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馆,每一件物品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徽州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静止的展品,而是融入了现代生活的鲜活存在。通过文旅融合、创新传承和特色民宿等多元方式,黄山市正在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