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女娲创世,“人日”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女娲创世,“人日”的前世今生

引用
人民网
11
来源
1.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5/0126/c40531-40409219.html
2.
https://weread.qq.com/web/search/books?keyword=%E4%B8%AD%E5%9B%BD%E5%8F%A4%E4%BB%A3%E7%A5%9E%E8%AF%9D
3.
https://bk.taobao.com/k/danian_1765/cdda33ff19820a396f14efd2c2831d99.html
4.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01/27/WS6796dccfa310be53ce3f3a35.html
5.
http://www.qstheory.cn/20250125/30639ed4b02e4c52a95f9457c5d37644/c.html
6.
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628
7.
https://www.gz.gov.cn/zt/jrshts/2024n/2024npacy/gzgn/content/post_9491461.html
8.
https://www.qhrd.gov.cn/gzdt/xxjj/202411/t20241115_222153.html
9.
https://www.cssn.cn/dkzgxp/zgxp_zgshkx/2024nd3q/202405/t20240502_5749159.shtml
10.
https://news.dayoo.com/guangdong/202402/15/139996_54630415.htm
11.
https://news.ycwb.com/2024-12/04/content_53101459.htm
01

女娲创世:神话的多样诠释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据《答问礼俗》记载,女娲在开天辟地后的第七天创造了人类,因此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即人类的生日。这个神话故事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版本,其中羌族地区的口述历史尤为丰富。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四川汶川、茂县等地。羌族虽然没有文字,但其口头文学中保存了许多关于女娲的神话传说。例如,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流传的《神仙造人》中,讲述了伏羲和女娲如何创造人类的故事。而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则描述了女娲用五彩石补天,拯救人类的壮举。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女娲的神力,也体现了羌族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02

人日习俗:广东地区的独特传承

人日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早在魏晋时期就有相关记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日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通过各种仪式和活动来庆祝人类的诞生。虽然在现代社会,人日的庆祝活动已不如古代盛行,但在广东地区,仍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习俗。

在广东,人日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食用“七菜羹”。这种羹由七种蔬菜组成,如芥菜、白菜、芹菜等,寓意着“新春发大财,百事合各人”的美好祝愿。在潮汕地区,七菜羹还分为荤素两种,荤菜中加入韭菜、葱、大蒜等辛辣食材,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除了七菜羹,广东人还会食用长面条,象征长寿;捞鱼生时,家人围坐一桌,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捞起捞起,捞到风生水起”,以示步步高升。此外,一些地方还会制作及第粥,里面加入鱼片、虾米、百合、瑶柱等,味道鲜美醇厚。

03

传承困境:后继乏人的挑战

尽管在部分地区仍保留着人日的习俗,但整体而言,这一传统节日正面临着传承的困境。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认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9万多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068人。然而,这些传承人中老龄化现象严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其中半数在70岁以上。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许多非遗项目主要依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这种方式时间长、见效慢,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节日的仪式感逐渐淡化,许多年轻人对这些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家建议建立多元化的传承人认定体系,构建代表性传承人、“候补”传承人、“潜在”传承人的三级人才梯队。同时,还应加强对传承人的评估和动态管理,建立退出机制,并提高其待遇,保障其生活。

04

文化价值:人日的当代意义

人日作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价值不容忽视。它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还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团结和睦的家庭伦理观念。通过各种节日礼俗,如贴春联、吃团圆饭、拜年等,人们表达对祖先和天地自然的礼敬,增进家庭、社区、社会的团结。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日等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中国春节成为世界人民共同欣赏与品味的节日。作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日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面对传承困境,我们更应该重视人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创新传承方式,加强青少年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这一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