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国被动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研究动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国被动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研究动向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uildenvi.com/zhuanti/jn/8bqw2

被动房(Passive House)概念起源于德国,目前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在中国,被动房全称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Passive and Ultra-Low-Energy Building),其研究和发展方向正逐步完善。本文将从德国被动房标准体系出发,探讨中国被动房的具体研究方向和节能技术。

德国等发达国家被动房标准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造被动房(1991年)的国家,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后,其被动房标准体系已相当完善。在德国,被动房被认为是一个节能、舒适的建筑,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标准:


图:德国被动房举例

  1. 比既有建筑节能90% 以上,比新建建筑节能75%以上;
  2. 利用高性能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热回收等技术使建筑不再需要传统的供热系统;
  3. 通过通风系统供应持续的新风(有组织通风)。

由于德国特殊的气候特点,其被动房主要解决冬季供暖问题,对夏季供冷的研究较少。

在德国被动房的基础上,其他国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3 类:

A. 完全照搬德国被动房标准,如挪威、新西兰、英国、加拿大等;
B. 参照德国被动房标准,根据具体国情进行调整,如奥地利、芬兰、意大利等;
C. 仅接受被动式理念,重新建立标准,如美国、瑞士等。


图:美国西雅图公园被动房室内

我国被动房研究方向

中国权威学者根据我国国情,将被动房初步定义为:1)最大限度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2)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被动式技术手段,将供暖和空调需求降到最低;3)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图:2015第二届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

具体到各项指标,我国被动房主要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 不同气候区控制性指标要求[单位:kWh/(m2·a)]
  2. 新风量≥30m³/(h·人)
  3. 围护结构气密性满足n50≤0.6(即:室内外压差50Pa,换气次数≤0.6次/h)
  4. 冬季供暖室内温度设定为≥20℃
    5.1)夏季室外温度≤28℃、相对湿度≤70%时,采用自然通风
    5.2)夏季开启空调制冷时,温、湿度设定为≤26℃、≤60%
  5. 优化外墙、外窗和外窗遮阳系统,保证过渡季室内温度在20 ~ 26℃之间

通过严格执行以上指标,我国被动房将比现有标准的新建建筑显著节能。计算结果显示,冬季供热量以哈尔滨为例,仅需目前新建建筑的13.7%,夏季供冷量以广州为例仅为目前新建建筑的31.2%。


图:被动房、现有建筑年供热量比较
图:被动房、现有建筑年供冷量比较

我国被动房主要节能技术

被动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核心要素是以超低的建筑能耗值为约束目标,具有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高气密性的外围护结构,高效热回收的新风系统。


图: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将主要依赖如下节能技术:

  1. 高保温隔热性能外围护结构(外墙、外窗)
  2. 高气密性外围护结构
  3. 可调外遮阳系统
  4. 高效热回收的新风系统
  5. 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
  6.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

参考资料:

[1] 徐伟,孙德宇. 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耗指标研究[J].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5,01:37-41.
[2] 筑龙网:西雅图公园被动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