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眉山东坡区:三苏祠的文化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眉山东坡区:三苏祠的文化魅力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9104591_121911505
2.
https://you.ctrip.com/travels/meishan914/4135986.html
3.
https://www.sohu.com/a/851251294_121850585
4.
http://sc.people.com.cn/n2/2025/0204/c345167-41125646.html
5.
https://www.sscbwg.com/about/introduce/
6.
https://www.sscbwg.com/research/
7.
http://www.lubanyouke.com/11304.html
8.
https://www.mssswhyjy.com/sansu/whhd/index;jsessionid=3688D2D589B36E2C2227434779E4391C
9.
https://www.ms.gov.cn/info/1026/1178886.htm
10.
https://www.yibinpeace.gov.cn/sbgw/20240905/2908700.html
11.
https://scdfz.org.cn/whzh/slzc1/content_157504
12.
https://masuc.cn/45971.html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副悬挂在三苏祠门厅的对联,道出了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卓著成就。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三苏祠不仅是眉山市东坡区的一处人文景观,更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

01

历史悠久的园林典范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原是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南宋时期,这里被改为祠堂,以纪念这三位文学巨匠。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经过数百年的沧桑变迁,如今的三苏祠占地106亩,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

步入三苏祠,映入眼帘的是典型的西蜀园林风光。整个园林布局精妙,以“三分水,两分竹,祠在水中央”为特色,将人文景观与自然美景完美融合。园内保存有16处古建筑,以及苏宅古井、苏宅丹荔等历史遗迹,每一处都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02

文学成就,光照千古

三苏祠不仅是三苏父子的故居,更是他们文学成就的见证。苏洵以雄奇博大的散文著称,其《六国论》等作品展现了对时事的深刻洞察。苏轼则是文学全才,诗词文赋皆有卓越成就,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作品,成为了宋词的巅峰之作。苏辙的散文严谨周密,其《栾城集》等著作展现了深厚的学识和精湛的文笔。

三苏的文学成就不仅在宋代产生了深远影响,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作品被广泛收录于教科书和文学选集,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三苏祠内收藏的数千件文物文献,包括宋拓本《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见证了这段辉煌的文学历史。

03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作为一座承载千年文化记忆的祠堂,三苏祠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之地。每年农历腊月十九,三苏祠都会举办寿苏会,以纪念苏东坡的诞辰。这一传统活动自宋代延续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2025年1月18日,三苏祠举办了东坡诞辰988周年“寿苏会”,以“东坡988 喜乐你我他”为主题,通过寿苏仪式、拓福迎春、诗词擂台赛等活动,展现了东坡文化的魅力。

此外,三苏祠还定期举办“东坡大家讲”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解读苏轼文化。从上海师范大学的李贵教授到南京大学的莫砺锋教授,多位知名学者在这里分享了他们对苏轼文学和人生的独特见解。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更为三苏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三苏祠“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表彰其“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的三苏祠,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让三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