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华团队用算法把梦境变成画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华团队用算法把梦境变成画作!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4423106_122066676
2.
https://blog.csdn.net/2401_85280582/article/details/139477041
3.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9-03/doc-incmvqps0329914.shtml
4.
https://blog.csdn.net/gitblog_00068/article/details/138599418
5.
https://36kr.com/p/3045578204629894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JSR86G0552AP0Z.html
7.
https://blog.csdn.net/mantoudamahou/article/details/136174259
8.
https://www.ad.tsinghua.edu.cn/info/1235/31213.htm
9.
https://keesleep.com/news/info/722.html
10.
https://www.fupanwang.com/kplart_info/136279.html
11.
https://www.keguanjp.com/kgjp_keji/kgjp_kj_smkx/pt20241022000013.html

2024年,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推出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科技创新——“脑机绘梦”项目。该项目由博士后陈赟冰领衔,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将人的梦境转化为抽象画作,不仅实现了梦境的可视化呈现,更为心理健康探索提供了全新途径。

01

技术揭秘:脑电信号如何变成画作?

“脑机绘梦”项目的核心在于脑机接口技术。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在人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通信通道,能够读取和解析大脑活动产生的电信号。在“脑机绘梦”项目中,研究人员通过高灵敏度的脑电图(EEG)设备捕捉被试者在睡眠过程中的脑电信号,这些信号包含了丰富的梦境信息。

然而,将脑电信号转化为视觉图像并非易事。陈赟冰团队开发了一套先进的算法系统,能够识别和解析与梦境相关的特定脑电波模式。这些模式与梦境中的情感、场景和动作等元素密切相关。通过深度学习技术,系统学会了将不同的脑电波特征映射到相应的视觉元素上,最终生成抽象画作。

02

艺术与科学的完美融合

“脑机绘梦”项目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一次艺术与科学的跨界合作。陈赟冰团队将神经美学理论融入项目中,通过艺术化的视觉表达,将梦境中的情感和氛围传递给观众。这种跨学科的创新思维,为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在2022年淘宝造物节上,“脑机绘梦”项目首次亮相便引起轰动。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前沿科技魅力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随后,该项目在亚洲数字艺术展、云栖大会等多个重要展览中展出,获得了广泛认可。

03

心理疗愈的新途径

梦境历来被视为人类潜意识的反映,蕴含着丰富的心理信息。通过将梦境可视化,陈赟冰团队为心理疗愈开辟了新的途径。在《基于脑电的梦境生成艺术与疗愈研究进展》一文中,陈赟冰指出,梦境可视化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为心理健康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此外,陈赟冰团队还开发了配套的App,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艺术社区。用户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梦境画作,还能参与各种艺术疗愈活动,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

04

挑战与展望

尽管“脑机绘梦”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脑机接口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电信研究院的调研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脑机接口带来的数字鸿沟最为担忧。此外,技术成熟度、伦理问题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从医疗康复到教育培训,从游戏娱乐到智能家居,这项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陈赟冰所说:“科技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份力量,将取决于我们的智慧和选择。”

05

结语

清华大学“脑机绘梦”项目为我们展示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美好前景。它不仅让我们得以一窥梦境的神秘世界,更为心理健康和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脑机接口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