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与口腔癌的关系及中草药调理方法
智齿与口腔癌的关系及中草药调理方法
智齿也会引发口腔癌?长智齿、拔智齿是许多人的痛苦经历,智齿不仅会导致口腔疼痛、肿胀,还可能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那么,智齿是否一定要拔除?拔智齿、植牙后,中草药能否帮助消肿清瘀?牙周病、牙根肿痛是否有有效的调理方法?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智齿与口腔癌的关系
中山医院家医科医师陈欣湄表示,台湾口腔癌病例数逐年攀升,口腔癌的成因众说纷纭,除了槟榔、烟酒是被确认的危险因子外,若智齿无法正常生长,长期刮伤口腔黏膜,也可能提高癌变的风险;即使是未长出来的智齿,病变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例如,一名18岁的高中学生,因右下颌疼痛就医,X光检查后发现右下智齿无法正常生长,造成发炎,虽然及时拔除智齿,但伤口的闷痛和麻刺感却一直未能改善,最终在医院确诊为口腔癌,且癌细胞已经涵盖整个右下颌骨。
智齿拔除的最佳时机
因此建议,如果智齿的生长状况不理想,应该与牙医师讨论是否需要拔除。至于智齿该什么时候拔?根据研究,拔智齿的最佳年龄为16岁至25岁,这期间牙齿组织更为灵活,拔牙所带来体质影响也相对较小。
拔智齿、植牙后的中草药调理
拔智齿、植牙是口腔手术,中医师沈瑞斌表示,自己在门诊常会接到牙科转介来的、术后肿胀疼痛的案例,包括拔完智齿或植牙后的肿胀瘀青,中草药有些药材的处方可以帮助消肿,也可以利用这些成分做成茶方饮用。
化瘀消肿茶
药材:蒲黄5克、赤芍10克、益母草5克、赤小豆10克、车前子10克。
用法:加入500c.c.热水冲泡后即可饮用。
功用:改善微循环、止血、利水消肿等效果。
皇帝牙根肿痛的中草药调理
沈瑞斌中医师表示,牙齿不仅是咀嚼的工具,而且内连接经络脏腑,维持脾胃、肾气,中医学对治疗口腔疾病问题也有独特的方式。他举例,清朝宣统皇帝因牙根肿痛、伴有口干舌燥,御医发现他是因为肠胃邪热,也就是受到感染,循经上攻到牙齿咽喉,于是开立了一道茶饮给皇帝饮用。由于宣统皇帝当时年纪小,小朋友不喜欢黄莲的苦味,因而以带点甜味的金银花来作为清热解毒药。
清热代茶饮
药材:麦门冬3钱,桔梗2钱,金银花3钱,知母2钱,山豆根3钱,淡竹叶1.5钱。
用法:水煎代茶饮用。
功用:止痛消炎、利水滋阴、排脓泻火。
牙周病的中草药调理
除了牙痛、消肿的护齿妙方,高龄化社会常见的牙周病问题,中医学会依体质对症下药,例如“胃火上炎”的人可能会出现牙龈红肿痛、出血出脓、多食易饥、口臭、胃脘嘈杂、便秘等症候,“清胃茶”就是针对这类体质的调理茶方;如果是肾阴亏损的人,则可能会出现头晕、耳鸣、腰酸、手足心热等症候,“玉女煎”可调理。
清胃茶
药材:黄连、生地黄、牡丹皮、升麻、当归各5克。
用法:加入500c.c.热水冲泡后即可饮用。
玉女煎
药材:熟地黄10克、石膏10克、知母5克、麦门冬5克、牛膝5克。
用法:加入500c.c.热水冲泡后即可饮用。
咨询专家:陈欣湄医师、沈瑞斌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