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河池双璧:刘三姐故里与宜州博物馆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河池双璧:刘三姐故里与宜州博物馆的文化传承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31A0AY3F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8A02P0T00
3.
http://www.gx.xinhuanet.com/20250131/85e4de8fe82b47aaaf5af3af39a6a1c6/c.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22A060T000
5.
http://www.chinajrsz.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65&id=8015
6.
https://hk.trip.com/travel-guide/destination/hechi-838/
7.
https://www.lf.gov.cn/Item/139007.aspx
8.
https://www.tkww.hk/a/202501/20/AP678e03eee4b0f8a56f86997e.html
9.
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news.cn/photo/20240607/f0f69de778e3425fb73d1239e9cfb563/c.html?page=9

广西河池市,这座位于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城市,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宝库。在这里,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穿越千年,依然在山水间回响;宜州博物馆珍藏的文物,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多元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01

刘三姐故里:歌谣传唱千年的文化圣地

走进刘三姐故里,仿佛穿越回那个歌声飘扬的年代。作为壮族人民心中的歌仙,刘三姐的故事在这里被代代相传。景区内,刘三姐的故居静静地诉说着她的生活轨迹,每一砖一瓦都浸润着浓厚的壮族文化气息。

在景区的舞台上,壮族人民用原汁原味的山歌和彩调,演绎着刘三姐的传奇故事。无论是即兴对歌还是精心编排的歌舞剧,都展现了壮族人民对这位歌仙的深深敬仰。每年的“三月三”歌节,这里更是成为歌的海洋,来自四面八方的歌手汇聚一堂,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刘三姐故里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壮族文化的传承基地。这里定期举办山歌传习活动,邀请广西山歌王现场教学,让年轻一代在歌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民族文学》创作基地和广西彩调传承基地,这里不仅传承着壮族的山歌文化,更在不断创新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02

宜州博物馆:汉代铜鼓与壮锦里的文化密码

与刘三姐故里相得益彰的,是宜州博物馆这座文化殿堂。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里收藏了1.2万件珍贵文物,其中1471件被列为珍贵文物。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

在众多藏品中,汉代铜鼓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瑰宝之一。这些铜鼓不仅展现了古代壮族人民高超的铸造工艺,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铜鼓上的精美纹饰,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传说。

而壮锦则以其独特的织造工艺和绚丽的色彩,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与审美。这些织物不仅是日常用品,更是承载着文化记忆的艺术品。在博物馆的展厅里,一件件壮锦作品静静地躺在展柜中,诉说着它们背后的故事。

除了汉代铜鼓和壮锦,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战国西汉时期的青铜器以及历代陶瓷和书画。这些文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从远古时期至今的文明发展历程。

宜州博物馆的展览以“江”为线索,串联起“江畔先民”“交往两江”“崛起三江”等多个单元,全面展示了这片土地上四万年的人类活动史。通过600余件珍贵文物,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变迁,感受到多元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共生。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不仅注重文物的展示,更致力于文化的传播。通过“宜博课堂”“流动展览”等公共教育活动,让文化走进校园、社区,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刘三姐故里和宜州博物馆,一北一南,一动一静,共同构成了河池市的文化双璧。一个以歌声传唱千年传奇,一个用文物讲述历史变迁。它们不仅是河池的文化地标,更是广西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能体会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