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快递包装大变脸:可降解塑料成新宠!
双十一快递包装大变脸:可降解塑料成新宠!
2024年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采用可降解塑料包装,掀起了一股绿色物流新风尚。其中,顺丰推出的“双易袋”项目备受关注。这款符合易回收、易再生设计标准的快递袋,不仅融合了再生材料技术,更在上海试点投放110万个,每个袋子可减排约10克。目前,顺丰已逐步在深圳布局智能回收柜,通过称重返还积分的方式激励用户参与回收工作。
从市场规模来看,可降解塑料在快递包装领域的应用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据统计,2023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已达317万吨,其中快递包装领域需求从2022年的25万吨迅猛增长至126万吨。预计到2025年,采用可降解塑料的塑料包装快递潜在需求将增至388.5亿件,可降解塑料潜在需求增量将达到158.78万吨。
这一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邮政快递网点将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将全面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同时,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企业绿色管理评价标准正在建立健全,一次性塑料制品管控要求也被纳入旅游景区和星级宾馆、酒店的评定评级标准。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可降解塑料袋的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尽管价格略高于传统胶袋,但与全降解塑料袋相比仍具明显优势,且能满足甚至超越快递包装的国标要求。然而,普通消费者对塑料袋的使用仍较为“无感”,主要原因是价格低廉且使用便利。在电商平台,超薄塑料袋仍可轻易购买到,禁塑令执行存在困难。
此外,快递包装的减量化和重复使用也是行业持续研究的重点。以顺丰为例,通过优化包材参数和使用充气材料替代泡沫纸等措施,已开发出适合19种场景的系列包装,如医药循环温控箱、围板箱等已在体系内部常态化规模化使用。
总体来看,可降解塑料在快递包装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这一环保材料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为保护地球生态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