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岳阳历史文化探秘:打卡岳阳楼、洞庭湖和君山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岳阳历史文化探秘:打卡岳阳楼、洞庭湖和君山岛

引用
携程旅行网
9
来源
1.
https://gs.ctrip.com/html5/you/travels/1930/4131076.html
2.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8001328c010306mb.html
3.
https://www.sohu.com/a/791392520_121873745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1%E5%8D%97/206207
5.
https://you.ctrip.com/travels/yueyang287/4136832.html
6.
https://www.yueyang.gov.cn/yyly/lyzt/5ajjq/content_202219.html
7.
https://slj.changde.gov.cn/zhdt/sldt/content_1092334
8.
https://www.0730news.com/detail?infoid=184476
9.
http://www.hnzy.gov.cn/content/646945/61/14667818.html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道出了岳阳最引以为傲的两处胜景——洞庭湖与岳阳楼。作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而岳阳楼则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凭栏远眺,吟诗作赋。

01

岳阳楼:千年名楼的文化传承

岳阳楼矗立于岳阳市古西门城头,临洞庭,吞长江,气势雄伟。其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的阅兵楼,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它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其中唯一保持着清代原构的史迹。

唐朝以前,岳阳楼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自唐代开始,它逐渐成为文人墨客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李白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诗句,都生动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但岳阳楼真正名闻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后。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州,他重建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为之作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全文360余字,字字珠玑,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

岳阳楼主体建筑为三层纯木结构,高19.42米,占地250.66平方米。整座楼由四根直径46厘米的楠木金柱、12根木廊柱和24根木檐柱支撑,全部采用插榫法构造。楼顶为国内独一无二的大型盔顶式建筑,三层飞檐翘首腾空,如意斗拱叠合精美。二楼明廊环绕,精巧别致,尤其是挂在二楼的《岳阳楼记》雕屏,从范仲淹的文到清朝书法家张照的字都珍贵无比。

02

洞庭湖:八百里水乡的生态与文化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横跨湘鄂两省,古称云梦泽。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意象。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文人墨客。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望洞庭》中写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生动描绘了洞庭湖的静谧与优美。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则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如今的洞庭湖,不仅是自然风光的代表,更是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水利风景区。柳叶湖、王家厂水库、洋湖湿地等景点,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吸引着游客。

03

君山岛:湖中仙山的传说与现实

君山岛位于洞庭湖中,被誉为“湖中岛,岛中山”,自然风光别致。岛上古木参天,竹林摇曳,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更有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和人文故事。

君山岛上的小乔墓是三国时期东吴美女小乔的安息之所。相传小乔死后,她的灵魂化作了岛上的一棵千年古柳,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此外,岛上还有二妃墓、柳毅井等历史遗迹,每处都蕴含着动人的传说。

除了人文景观,君山岛的自然风光也令人流连忘返。岛上的斑竹,又名湘妃竹,相传是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的眼泪所染。竹子上布满了紫褐色的斑点,仿佛是二妃的泪痕,让人不禁想起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岳阳的美,不仅在于其自然风光,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岳阳楼、洞庭湖、君山岛,这三处景点如同三颗明珠,镶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共同诉说着岳阳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