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法律明白人”:乡村振兴的法治引擎
铜仁“法律明白人”:乡村振兴的法治引擎
2014年以来,贵州省铜仁市创新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通过“336工作法”这一独特模式,累计培养7万多名“法律明白人”,带动近20万人次参与尊法学法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法治动力。
“336工作法”:培养工程的创新密码
“336工作法”是铜仁市在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中探索出的独特模式,其核心内容包括三个阶段和六大步骤。
第一阶段是选人阶段,包括“选、育、用”三个环节。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方式,从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选拔候选人。第二阶段是培育阶段,包括“学、考、评”三个环节。组织入选人员系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并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效果,最终进行综合评定。第三阶段是使用阶段,通过实践锻炼和跟踪管理,确保“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这一工作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培养过程系统化、规范化,确保了“法律明白人”队伍的质量和效能。同时,通过“选、育、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
法治力量助力基层治理
“法律明白人”在铜仁市的基层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活跃在乡村一线,不仅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还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引导村民依法办事。
在德江县,一位名叫杨再明的“法律明白人”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土地边界引发的邻里纠纷。通过耐心细致的法律解释和情理沟通,他不仅化解了矛盾,还促使双方达成了长期睦邻友好的共识。在思南县,一支由10名“法律明白人”组成的普法小分队,定期深入村寨开展法治讲座,深受村民欢迎。
乡村振兴的法治基石
“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实施,为铜仁市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一方面,通过普及法律知识,提升了村民的法治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法律明白人”还积极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完善,推动了乡村治理的法治化进程。他们将法律精神融入村规民约,使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熏陶,进一步巩固了法治基础。
示范引领:从铜仁到全国
铜仁市的“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已成为全国法治乡村建设的典范。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全国乡村已有383万余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这一数字背后,是铜仁模式的成功示范和广泛推广。
重庆在2024年乡村人才振兴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每个村至少配备3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北京等地也在积极推进类似工作,通过培养“法律明白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这些举措充分证明了铜仁经验的普适价值和示范意义。
铜仁市通过“336工作法”这一创新模式,成功打造了一支7万余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更为全国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这一实践充分证明,法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而“法律明白人”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