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防骗指南:如何避免被钓鱼?
双十一防骗指南:如何避免被钓鱼?
随着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到来,网络钓鱼和诈骗活动也进入高发期。据统计,2023年全球网络钓鱼攻击增加了58.2%,商业电子邮件妥协(BEC)造成的损失更是高达2.9万亿美元。为了帮助大家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避免上当受骗,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十一期间常见的诈骗类型及防范措施。
常见诈骗类型
预售商品诈骗
诈骗分子通常会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电商平台上发布“预购”、“限时抢购”等信息,随后要求添加好友进行私下转账。例如,周某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主播预售促销手机,支付预售款后却遭遇快递单号异常、最终被拉黑的骗局。
虚假红包诈骗
骗子会通过社交平台发送虚假红包链接,诱使用户点击并输入个人信息。这些链接往往含有木马病毒,一旦点击就可能导致身份信息泄露或手机被劫持。
假客服诈骗
诈骗分子会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订单异常”、“系统升级”等理由要求用户进行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他们通常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受害者,制造紧迫感以降低警惕性。
虚假链接诈骗
骗子会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伪装成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页面。一旦用户点击并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息就会被骗子获取,导致账户被盗。
防范措施
使用正规平台交易
在双十一期间,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电商平台进行购物,避免通过社交软件进行私下交易。如需沟通,也应使用平台内的聊天工具,以便保留交易记录。
安装反诈软件
建议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它可以有效拦截诈骗电话和短信,提供安全防护。同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确保安全补丁及时应用。
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避免在非正规网站输入个人信息。对于要求提供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的情况,要保持高度警惕。
核实发件人身份
收到涉及付款、退款等信息的通知时,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发件人身份。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的号码,因为这些信息可能被伪造。
关注退换货政策
在下单前仔细阅读商品的退换货政策,了解清楚哪些情况下可以退货、换货,以及具体的流程和时限。选择售后服务较好的品牌和店铺,为自己留条后路。
安全购物要点
理性消费:面对各种促销信息,保持冷静,不要被“限时抢购”、“秒杀”等噱头迷惑,避免冲动消费。
比较价格:注意辨别虚假促销,对比平时价格和促销价格,确保真正划算再下单。
选择信誉商家:优先选择口碑好、销量高的店铺,查看其他买家的评价,降低交易风险。
使用安全支付方式: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避免直接转账到个人账户。
保留交易凭证:保存好订单截图、聊天记录等交易凭证,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
关注账户状态: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双十一是一场购物盛宴,但也是诈骗分子活跃的时期。希望大家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理性消费才能真正享受到购物的乐趣。